返回

第八十一章 喂奶主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80zw.la
    王木木让汴水楼的人搭把手,大车小车的十多辆,停在宫门口后,自已和扈东先进去了。

    皇上在书房接见了王木木,过一会儿,太后过来了,皇后过来了,几个婕妤、美人、贵妃、贤妃想来,皇帝说书房太小,你们就呆一会吧。

    皇上见到王木木像见到金子、银子一样,笑容满面,说:“木木爱卿啊,来啦?听说你在我宫门口又停了十多车的货,是什么东西啊?”

    王木木说:“启禀皇上,一些新鲜食材我都放汴水楼了,我准备带进宫的有:一,新制的煤油灯和配套的煤油和火柴;二,棉花及其多种制品;三,带了些小玩具――万花筒;四,我给皇上又带了间新款的玻璃阳光房。原来那个阳光房造在御花园里,供后宫使用。现在这个阳光房我建议造在金銮殿附近,皇上早朝下来,要小范围的和几个大臣讨论一些事,一是皇上辛苦了,二是这些大臣大都年岁不小,所以,就近,有个阳光房,冬暖夏凉,我这新款的阳光房还配吸氧装置。这样,皇上和各位大臣可以更好地处理国家大事了。”

    高太后接口了:“木木啊,你这个吸氧装置真不错,特别是人疲倦了、头疼了、胸闷了、气憋了、吸一会氧,心顺气爽,挺舒服的,浅予天天吸?我这丫头真享福了。喔,你说的煤油灯等是怎么回事?说说?”

    王木木说:“母后,我在大琉球在造高压氧舱,造好后,你们可以来试一试,效果更好。”

    高太后不谦虚:“那你能不能在皇宫里也造一个?”

    王木木马上解释道:“母后,那绝对不能,至少近阶段不能。因为这高压氧舱很危险,弄不好,这氧舱它会自燃,那里面的人可遭大殃了。比如说,谁要是把我的煤油灯拎进了高压氧舱,能引起爆燃,那真是老寿星上吊了。所以,我使用这氧舱是很小心很小心的,会在受过专业培训的多人的严密监视下进行操作的,等我经验丰富了后,专业队伍也扩大了后,再往京城里引进吧。嗯,至于煤油灯什么的,能不能让外面的东西车进来,我好拿着实物比划着说?”

    皇帝手一招:“来人!把靖海王停宫门口的大小车辆全部拉进来!你是扈东是吗?你跟着去指挥一下,看看,哪些东西先给我搬进书房来。”

    不一会儿,皇帝书房里有了十盏煤油灯了,扈东用火柴把十盏灯一一点亮了。

    皇帝、太后和皇后看着一盏盏比蜡烛亮很多的煤油灯,那些个火苗大大的,亮亮的,在燃烧,在发光,而且,很稳定,不闪烁,不摇晃。三人凝视着,研究着。

    皇帝、太后和皇后想得不少:它又不怕风吹,它又不惧雨淋,它又没有油烟,它又不用剪烛,它被罩在玻璃罩里火苗不会摇曳,很稳定;它的火在玻璃罩里,它不会因倾倒引起火灾什么的,不错,它挺好,特别是它比蜡烛亮多了,以后灯笼也不要了,走夜路,提一个煤油灯就可以了。而且,这灯的造型,有几个是金黄色的,很尊贵的样,皇上用挺好;有几个有花有鸟,粉红色、淡绿色的,娘娘们用挺好;有几个比较简洁的,一般宫人用挺好。喔,还有那个叫火柴的东西,只要轻轻一划,就能起火,那东西又轻巧又细小,携带又方便,也很不错,相当的不错。

    看着在专心致志观察煤油灯的三人,扈东拿着运进来的三只棉垫子垫放在三张空着的座椅椅面上。因为是在后宫,王木木也是皇亲,扈东是王木木的小妾,所以她也算是个小皇亲了。因此,大家比较放开、比较随便了。

    王木木示意皇帝、太后和皇后调整座位,坐在铺上棉垫的座椅上。

    “嗯?这是什么物件儿,这般松软?坐着好舒服。”高太后问道。

    皇帝和皇后也附和着点了点头,用手捏着、压着棉椅垫,小小的有点在享受。

    扈东轻轻的又拿过三条薄棉被,面子是绸缎的,龙啊凤啊的,帝王家喜欢的花样;里子则是新织的棉布的料;里面充的是新收的棉花。

    三条薄棉被盖在三个人的身上,起先,都没说话,宋代的十月份已经颇有寒意了,在享受、感受这松软舒适的棉被带来的暖和和柔和。不一会,火气较大的皇后受不了了,说:“什么样的物件啊,松松软软的,盖了一会儿,我都快要热出汗来了。”

    王木木笑着说:“皇后娘娘,这里面充的是棉花,这棉花柔软蓬松,是冬天取暖防寒的好东西。它不是咱们常用的那种木棉絮,它比它木棉絮纤维细长得多,柔软得多,保温性能又好得多;它又是植物的果实,不是动物身上的绒毛,所以,它不会引人过敏,也不易生虫霉变。这就是今年正月十九微臣在皇上举办在御花园的元霄茶话会上当着皇上、曹王等人面说的那个棉花。当时,这棉花仅仅是御花园中一花盆中的观赏植物而已。我回去后,马上去占婆找了种子,年初在扈家庄下种了,这个,皇上上次去扈家庄时也看到了,现在可以收获了,我把成果呈献给皇上鉴定一下,看看我在元霄茶话会上的话成真了没有。”

    皇帝赵顼说话了:“木木啊,那你介绍介绍这棉花的产量和种植情况,于国能有多大的利益?”

    王木木向皇上介绍说:“皇上上次去扈家庄时也看见了,扈家庄主要是利用长江两岸常见的那些原来的低洼废地,这种经改造后的‘鱼塘梗田’他们种了小麦和棉花。由于我在今年夏天的时候,人工合成了合成氨和制造出了大量的价廉物美的氮肥等三大肥。所以,这棉田的亩产量能轻松达到亩产300公斤。据我估算,我这种棉花,一般水浇地200~350公斤/亩,滴灌地250~500公斤/亩。天时地利人和都全的能到600公斤/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0zw.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