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 衣食住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军官都看傻了眼,就是郭逵,也发觉王木木玩得比以前更得心应手了,说难听点,简直怀疑是否是你们与辽人串通了演戏给我们看。太神机妙算了,太稀奇古怪了。哎唷,有太多的太,一下子还说不上来,惊喜太多了。

    今天,三大战役,还没正经的发射过一支弩箭,王木木也有意让自己的狙击弓尽量低调些,因为差距大大了。现在一般的弓弩,也就是30多到60多米,强弩也仅200多米,这个时代最牛的床弩、八牛弩也就是700米了。可我的狙击弓2000米,太不可思议了,而且,我的产品,小孩子都能玩,别人想都不敢想的啊。王木木要小心,别成了众矢之的。

    今天二硫化碳弹头的鱼雷消耗很大,用了800枚;今天氢氟酸弹头的鱼雷用了50枚,小意思了。

    王木木说,毁灭过了,要创造了,休整半天,明天打渔了。今天,一下子添了66000张嘴,海龙王,帮个忙,让我来个大丰收吧。

    王木木今天一直在110上,在战斗的最前线。而在战斗打响前,王木木把曹王、几个军代表、赵倩女、文柔等都转到了五星级游轮120上了。

    现在空暇了,没人聊天了,躺在甲板上,仰望蓝天,思绪万千,我这样做对吗?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呐?

    ……

    林中有两条小路都望不到头,

    我来到岔路口,伫立了好久,

    一个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

    我选择了这一条却说不出理由,

    也许另一条小路一点也不差,

    也埋在那没有脚印的落叶下,

    那就留给别的人们以后去走吧,

    属于我的这一条我要一直走到天涯。

    将来从小路的尽头默默回望,

    想起曾有两条不同的方向,

    而我走的是人迹更少的那条路,

    正因为这条无名小路才将不会被遗忘,不会被遗忘。

    ……

    战斗结束,警报解除,又要回到油盐酱醋、衣食住行的生活中来了。

    110、119、120三船靠岸,王木木将一应杂事交手下人处理。

    曹王赵頵、军指挥使、指挥使一行考察团众人在郭逵的陪同下回顾了三大战役,惊喜不少,感受深刻,得益匪浅,收获不小,回放中,大家都在打自己的算盘。

    ……

    王木木和郭逵陪同曹王赵頵、军指挥使、指挥使一行考察团参观马罗岛。迎上来并一起陪同王木木一行的有原留守马罗岛的船长小海瑞、海东青、海大富和李诫、曾孝广。

    小别重逢,感觉特别好。看着大有变化的马罗岛,王木木也感概。

    曹王看着奇奇怪怪的周围,问题来了:王大人,王小弟,问你,你们造的房子怎么怪怪的,一般民房建造总是先筑基,马虎点的话,这条可以跳过;再树柱子;再砌墙;再上梁;再上屋顶。一般平民屋顶是稻草的,是整个房子中最轻、最不值钱的部分。但是,你们好像反过来了,那个屋顶象个长圆形的锅,看上去挺结实,材料跟你们的大船的船体材料差不多,而且,真奇了怪了,这么大的房顶下面只有一间小房子,还高高悬在屋顶下,其它的地都空着,还有,这船的朝向乱七八糟的,坐北朝南,冬暖夏凉,这你一定懂的吧,请问,何故?

    王木木看着曹王指着询问的房子,很赞赏地向李诫和曾孝广竖了下大拇指,然后回答曹王:王爷,这是我和李先生和曾先生特意研制的二用房,这房王爷看看象什么,象船,对,就是一只船,不过这是一只倒扣的船,这是我们哈佛开发的第二款船型,由于马罗岛高大树木很多,所以,这船体是用巨木为纵向龙骨,以钢筋、竹筋为横向龙肋,再以水泥和木材填充,此船应是一万石的水平,也就是近1000吨的水平。船很简单,就是一个大舱,没桨、没橹、没桅、没帆、有舵,这船没动力,我们叫它为驳船,用于商业,今后使用时,它就挂在动力船后被拖行,到了港口,动力船可离开,任驳船在港口或装或卸,到时,动力船来了再被拖走。这船一船两人,航运时,一前一后,一支篙,一掌舵;到港后,负责料理商务、处理商品。这种设计可大大降低船队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护卫成本。

    王木木继续:现在这船倒扣着,如果有客户购买什么的,一目了然,眼见为实,买得放心。至于周遭简陋的支柱、板墙等,都是临时的,船要航行,这些都要抛弃了的。至于王爷说的船屋的朝向乱七八糟,初看是乱七八糟,但你细看就会发现,所有船的中轴线都指向大海。这是为了方便船只下水、入海。至于我们为什么要造这种两用的船屋,是因为考虑到这两岛太小,不准备花大精力来建设和经营这两岛。不过,我们也没有打算放弃这两岛,在加波岛,我们就建设了永久性的住房,现在,6万3千名辽国俘虏都在加波岛,在统一指挥下,从事体力劳动。加波岛和济州岛间的海峡,我们已经封锁,他们是不可能逃出去的。

    这时,曹王指着几个刚从大海里上来孩子说:王小弟,他们身上穿的是什么衣服?是用什么料做的衣服?

    王木木说:现在快十月了,冬天快到了,葛衣绢衣不保暖,而且我们也没那么多的衣料,所以,我们用鲸鱼皮、鲨鱼皮和其它鱼皮制衣。鲸鱼皮制成皮夹克、皮夹袄、皮大衣等,用于冬季;鲨鱼皮制成皮上衣、皮游泳衣、皮裤、皮裙等用于春秋;我们把大马哈鱼皮制成内衣和夏衣,鱼皮衣服轻巧耐穿,冬天穿上狩猎可以抗寒耐磨,春秋穿上捕鱼可防水护膝。我们就是靠海吃海、用海了。

    王木木说:我们还用鱼皮制作鞋子,现在的鞋子我研究了一下,大有改进之处,现在的鞋子完全是木制的,类似于荷兰木鞋。现在的鞋还不分左右,鞋没有鞋跟、没有鞋弓,典型的中式木履。鞋中央只有一根带子,草草的绑住这木履。我们做的鞋完全采用透气防水的鲸鱼皮制成,鞋掌鞋跟部位用硬木,底部刻划波形锯齿状花纹,鞋心部位仍是柔软的皮子,以便缓冲走动攀爬和奔跑时,缓冲对脚弓产生的震动力,这鞋穿在脚上,又舒服,又轻松,又跑得快、跳得高。

    王木木说:刚才那几个刚从大海里上来孩子身上穿的是鲨鱼皮制的游泳衣,这鲨鱼皮泳衣穿在身上游泳没阻力,特快;但是,反方向你去碰一下的话,肯定要受伤流血,所以,穿了这泳衣下海,更能安全些。

    王木木知道,在北宋,尤其是在北宋初年,对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规定,北宋初年,各级官员的服色的规定严格的很,如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以上穿绿色,九品以上穿青色。至于普通百姓,就只能穿黑白二色。所以,在宋代,从穿戴上,一眼就能辨认出士、农、工、商,该人是什么阶层的。

    宋代对士、农、工、商的服饰,限制极为严格。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记载:“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似懈怠,众所不容。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谓如香铺裹香人,即顶帽披背;质库(当铺)掌事,即着皂(黑)衫角带不顶帽之类。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可见,在宋代,除从服饰上可以看出等级差别外,还可以看出他们所从事的行业。

    在宋代,比如商人,明明有钱,但穿绸缎是犯法的,所以只能在家穿,出门的话,要在绸缎外套件葛布所制的衣,以免麻烦。

    所以,在宋代,不可能发生王木木前世经常看到的场景:两人对骂:你什么档次?你什么档次!因为,那时,什么档次一目了然。

    现在,王木木的服饰根本就不按照既定的套路走,从材料角度言,这鱼皮能归属哪一类呐,从式样角度言,无可比拟,现在没有这种款式的衣服,真不知说什么好。

    不知该怎么说就不说了,曹王现在就是这个态度。

    走着、说着、看着、聊着,时间不早了,该午餐了,这里的大厨一直烧全鱼宴也出精了,今天贵客临门,来点新产品吧,今天上了:南瓜汁烧鲸鱼脑、牛乳鲜鱼唇、油炸鲸鱼排、清蒸鲸鱼肉、烟熏鲸鱼肉、鲸鱼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