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对建安郡高氏来说是值得庆幸的一年,本来高氏做为建安郡本地的豪强大户,家族的实力虽说称不上本地的顶级豪强,可是起码也是能排进建安郡前十名家族了。
可是自从十几年前的侯景之乱开始,本地的豪强侯宝应在诸多权力博弈中掌握了建安郡的大权,而后更是被梁元帝任命为郡守。
原来和侯氏不怎么亲近的高氏家族,在掌控建安郡大权的侯氏和依附于侯氏的数家豪强的逼迫下,开始逐年变得衰败下去。
高氏原来在建安郡周边所拥有的数千顷良田,在十年中被陆续夺去大半,连族中一些贫困子弟都不时需要族中接济,这样的情况下哪里顾得上其他,城外租种给商老汉等人的贫瘠的山地更是没有进入高氏的视线内。
直到十日前林氏族长林雨桐忽然秘密聚集高氏、陈氏和黄氏等几家向来交好,而且都与侯氏一方有深仇大恨的豪强。
当时参加的会议只有四家的族长,再无其他人参与其中,无法知道当时发生了哪些事情。
随后数日间,建安郡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安城在林氏高氏等豪强的配合下被陈军攻破,侯氏满门被擒,侯宝应等人被押送到建康城问罪。
高氏因为跟着林氏充当了陈军的内应,并且有夺门之功,在之后的权利重组中得了不少的好处。
以前被侯氏等豪强谋夺去的良田全部要回来不说,还因为站队正确被韩子高又多赏了上百顷的良田。
只是高氏这些年来子弟繁衍,人丁增加不少,哪怕是增加了这么多的土地仍不能满足需要。
为了谋取更多的土地和利益,高氏就开始准备学习三吴之地的豪门,准备对自己攫取的山地进行开发,种植茶树和桑树。
于是已经被商老汉等人耕种了近二十年的山地就进入了高氏的视线之内了,这些山地经过近二十年的改良,早已经不是当年的贫瘠之地了。
加上南朝朝廷的重视,桑蚕业在南方迅速发展,虽然在质量上还比不了北方青州、潞州的丝绸,可是胜在产量要比北方高出几倍来。
在江东三吴地区的吴兴、吴郡等地甚至出现了八代之蚕,也就是一年可以养出八代蚕,而同一时期桑蚕业最发达的青州最多也只不过养两三代。
再加上茶叶贸易的日益兴盛,南朝豪强纷纷圈占山林进行开发,江南的茶山也越来越多。
别的不说,光是王泽一方的商队,每年就要从江南各地购买最少百万钱的茶叶,以供给军队、百姓所用;另外每年还要向倭国、百济、新罗、高句丽,甚至是契丹等地进行销售。
因为茶叶不仅仅是饮品,还可以防止水土不服以致生病,对于四处迁徙的游牧民族和海上漂泊的船只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难得的良药。
自从高氏跟着林氏翻了身,家族中有数名族人在郡守府中担当了佐吏,有些子弟便开始拿不住自己的身份,开始嚣张起来。
眼看着当年租种给商老汉这帮流民的山地已经被养的肥硕起来,有些人就打起了主意。
因为之前的计谋连连受挫,今日高氏有人便准备用强逼迫商老汉接受,可是不料连高氏的家仆和子弟都被人在城内打了。
这下连高氏的族长族老都顿时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干脆派出家中的管家带着郡中的郡兵前去强夺。
有些长期生活在压迫中的人,一旦翻身最怕的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