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转帖] 古代人是如何行军打仗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将情报送回的唯一保障。在这方面西方的马匹表现要好得多。因为它们身材高大,速度快。

    一般来说,军队只有在确知敌人所在的情况下才会离开营垒,有时候则是因为攻击敌人必救的某个据点而出动。无论哪一种,当军队离开营垒的时候,战斗多半就要来临了。这时候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双方的装备、训练和人数(在战略篇中将要讲到)。在这一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军队要作战,就必须排成阵型。

    古代基本的阵型,是方阵和圆阵。方阵适用于进攻,而圆阵适用于防御,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不过一些国家对于阵法有其独特见解。如中国和印度就有很多阵法的名称。有的是确实有用的,有的则只是一些吸引眼球的名字而已。下面是一些比较有用的阵法:

    华夏国家的阵法,依《孙膑兵法》,有方、圆、锥行、雁行、钩行、玄襄、疏阵、数阵以及火阵,水阵八种阵法,后两种是特殊的,主要使用的是进攻时的锥行阵、方阵和防御时的圆阵,这些阵势无需多说。疏阵适合散兵作战;雁行阵适合发挥弩兵的射击力量。

    马其顿的阵法,以方阵为核心,贯彻轻重结合、步骑结合的原则。大体上将重装步兵作为中坚,纵深16列;作战时视情况可以排成横队(宽度大于纵深)、纵队(纵深大于宽度)、楔形或菱形,如果受到围攻,则可收缩为凸半圆形,要围攻敌人则成凹半圆形。右翼为作战主力(这是借鉴了伊巴密农达的斜阵),集中重装骑兵和轻装兵。左翼一般为轻骑兵。战线后有时还有少数轻装步、骑兵。主力阵形前方则为射击兵。用以搅乱对方和遮蔽我方主要阵形。

    罗马三列阵,古代最优秀的步兵战阵,从前3世纪成熟,到3世纪衰落。可以叙述如下:早期的罗马方阵(公元前4世纪开始),每个罗马军团重装和轻装的步兵大约4200人,骑兵300人,每个军团分成30个中队另2个百人队,每个百人队30~60人,其他兵种中队的编制有所不同。按照士兵的年龄、训练程度、战斗经验,重装步兵分成三列,第一列是最年轻和没有什么战斗经验的士兵(枪兵),第二列是有成年的有一定战斗经验的士兵组成(主力兵),第三列是年长且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被称为后备兵。第一列、二列各有10个中队,每个中队120人,第三列也是10个中队,但人数却只有60人。每列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于两列之间的退后或者前进,前2列是主要的战斗阵列,所以稍微的靠近点,第三列最远。另外还有1200名轻步兵和300名骑兵,他们两列于阵列的最前方或者两翼。罗马军团三列队法最小战术单位是中队,每一中队为一个小方阵,排成6列,每列20人,两人之间相隔是1.8米。后来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取消了军团中的骑兵。马略改革之后,三列兵的训练程度和装备大体相等,没有了青年兵、老兵和后备兵的区别。

    骑兵由于其机动性,难以排列较复杂的阵型。在重视冲锋的欧洲,采取“野猪头阵型”,其实也就是锥形阵。这种阵势非常密集,有一种说法是向队形中抛一个苹果,都会打中一个人或马。在轻装骑射手队形中,最成功的莫过于蒙古的战术了。在这种战术中,轻装骑射手在敌阵外射箭,不与敌人接触。而重装骑兵在远离战场的地方,直到敌人崩溃或者忍不住胡乱冲锋,他们才投入战斗,一举成功。

    古代所有的阵型,都有若干共同点:

    1.方阵或锥形阵用于进攻,圆阵用于防御。

    2.射击兵在战阵前方,以遮蔽本方队形和搅乱对手。但注意,有的军队是所有士兵都有射击兵器的!如唐代的中国军队,每人都有弓――令人不解的是有若干士兵还有弩,东罗马的甲胄骑兵,除了长矛之外还有弓——在射箭的情况下怎么放置长矛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3.如果我方少于敌方,一般都拉大单兵之间的距离,减少纵深而增加战阵宽度。避免被敌人合围。

    4.一般把轻装兵置于两翼,以重装兵为核心。

    在冷兵器时代,作战的过程大体上是这样的:

    首先,当得知敌人的所在的时候,军队离开营垒。在接近敌人或者有遇到敌人袭击的危险的时候,从行军状态变换为作战状态——如果营垒离敌人很近,则一开始就列阵。在一般情况下,两军会大致相同时间发现对手,因此列阵时间大致也相当。所以古代作战的典型场面是两军面对面的对垒。在这种状态下,军队密度会很大,有的在一平方公里内会有10万名士兵。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一方没有及时列好阵型,就遭到了敌人的进攻,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但一般的情况是双方逐步逼近,然后射击兵发射武器,然后双方的肉搏战就开始了。在某些情况下(通常是一方急于求战)不经过射击战就进入了肉搏战。这种战斗模式一直保留到19世纪初。肉搏战直接决定着战斗的胜负。通常,训练和装备较好的军队会获胜。勇敢也是决定胜负重要的因素。一方突破敌方的阵型,切断其战阵之后,通常敌人的崩溃就开始了。因为这就意味着军队的一部分得不到指挥,作战力度大减,造成相邻的另一部分军队受到敌人更大的压力,如此累加,全军崩溃。古代军队战斗失败后,大多数的伤亡发生在崩溃和逃跑阶段。一般来说,胜者的伤亡要远远少于败者——尽管古代战争真正的伤亡很难确定。由于劳累,胜者往往不会穷追败者,即使追击,也往往针对敌方的指挥中枢。所以很少会发生“连一个人都没有剩下”的情况,即使是歼灭战也如此。

    由于主要通过侦察兵了解敌情,传令兵传达命令,要及时掌握敌情,并及时下发命令非常困难。因此古代军队一般集合成巨大的队伍,战争一般通过大会战来决定胜负。下面是两次经典的战斗:

    坎尼会战,前216年8月2日,在坎尼城外的平原上,罗马军8万步兵、6千骑兵和迦太基的4万步兵,1.4万骑兵作战。指挥者,罗马方面为保卢斯,迦太基方面为汉尼拔。罗马步兵在中央,骑兵分在两翼。步兵排成70列,分左、中、右三路,以重装步兵放在阵形中心,每列之间有一定距离。骑兵放在步兵的的左右两翼:右翼是罗马公民组成的少数骑兵,左翼为意大利联盟的骑兵。在左、中、右各保留一千骑兵作为预备队。罗马军队以中央战线为核心,军队密度较大,企图进行中央突破。迦太基军队中央战线为较弱的步兵,两翼为较强的步兵和骑兵。并保留三千名骑兵作为预备队。迦太基整个队形呈凸新月形。上午九时战斗开始。首先是射击兵的对射,很快开始肉搏。迦太基军中央向后退去,战线由凸新月形变成凹新月形。迦太基重骑兵很快击垮罗马骑兵,开始包抄罗马军两翼。汉尼拔并派出5百名轻步兵诈降。中午,战场刮起东南风,沙粒飞入罗马军士兵眼里,使他们的作战变得困难。那五百名诈降的军人开始大肆砍杀他们周围的罗马军,由于是在战线后方,罗马军队无法弄清实际情况,大起恐慌。此时迦太基重骑兵已经完成合围,由于战线中央的罗马军队密度很大,在被合围的情况下无法自如的行动,战斗持续到日落。据说有五万四千名罗马军战死,一万八千名被俘。迦太基死亡六千人。

    绍约河之战,此战是蒙古军对欧洲骑兵经典的胜利。据《武器和战争的演变》,战斗的经过是这样的:1241年,蒙古苏布台和拔都分率大军进攻东欧,强行越过喀尔巴阡山脉,准备于匈牙利平原会师,在两支部队遥远的侧翼还有两个小规模的骑兵部队,沿途横扫波兰、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掩护主力部队的战略意图。匈牙利国王贝拉在蒙古军队进抵佩斯城前,判明蒙古军的意图,立即组织了10万人的军队寻求与蒙古军队决战,蒙古近六万人的主力则避开匈军的攻击稍稍后撤。四月,双方最终则在绍约河畔对峙。匈牙利判明对岸是蒙古主力后,迅速地抢占了一个巨大的桥头堡,又在河西岸用大量的马车连成坚固的兵营,等待蒙古军队的攻击。蒙古军在后续的工兵到达后,立即在黎明用抛石机和火箭向守卫桥头堡的匈牙利军队射击,守备部队在前所未见的攻击下瞬间溃败,蒙古骑兵迅速穿桥而过,向刚刚醒来的匈牙利军队主力发起攻击。当匈牙利人满怀信心地列队杀向数量处绝对劣势的蒙古军时,很快发现这并不是主力!蒙古军约三万人的主力在近百里远的南方早已乘夜渡过冰冷的河水。蒙古主力从背后杀向匈牙利军队,队形混乱的匈牙利军队立即撤回坚固的兵营死守。蒙古人的工兵遂向兵营里发射了密集的巨石、火箭、毒箭(史料记载蒙古人的毒箭含砒霜巴豆,产生强烈的毒烟)、燃烧油。蒙古人采用了“围城必阙”的战术,匈牙利人迅速崩溃从缺口逃亡。但是,身着轻装的蒙古军队速度和耐力远远高于逃跑者,可以不停顿地换马四处截杀。绍约河之战,匈牙利军队阵亡七万余人。

    上面两个战斗的经过就是这样的。前者是步兵作战的典型战例,后者是骑兵作战的典型战例。胜者都打得很精彩。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不同之处:罗马和迦太基军队主要依靠的是训练、勇敢、装备。蒙古军队主要依靠的是机动性。

    古代是否有战役呢?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大体上欧美军事学界认为19世纪前不存在战役。但从长平之战来看,古代中国在巨大规模军队作战的情况下,有的作战过程确实可以称为战役了。战役的定义是:“敌对双方军队为达成战争的局部目的或带全局性的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