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想做一个好皇帝的。
时光荏苒,这转眼就过去了三年。
又是年关刚过,宫里人脸上的喜气还都未散去,天气退寒转春,刚下了一场春雨,又是一个好年头。
九九披着狐裘闲来无事就在这宫里转着,往来得宫女太监见到皇后也就只是点头避让,都知道今朝的皇后不喜下跪那套礼数,只要不打扰到她赏景的兴趣便好。
其实这景也真没什么赏头,看了一年又一年早就看腻了,可又着实有些无聊。
“皇后又再想什么?”
九九回头,是李智,笑道:“皇上下了早朝不回去歇息歇息?”
“朕是来寻皇后的。”目光一扫,“都散去吧。”
顷刻间,偌大的后花园中只剩下李智和九九。
“皇上寻我又为何时?”
“如今南方一直细雨,可北方却迟迟不下,冬季降雪也不多,估计是要闹旱。今日早朝有大臣上奏,一方说是要春季动土开凿运河,一方说是天象所指北方不日就会大雨,开通运河劳民伤财,夏季匈奴又好作乱,不易乱动。”
“这个啊.”九九回想一下,今年北方似要大旱,旱过之后又闹蝗灾,北方民不聊生,九九却不急提意见,转而问,“那皇帝是何意见。”
“朕的意思是先等一等,最近几年匈奴虽不大乱,可是一直在边境骚扰,朕想不如今年出兵一举将匈奴歼灭,对我大晟俯首称臣,边境安稳了,修运河就再无后顾之忧。”
“这倒也是个办法。”九九又问,“那四王爷是什么态度?”
“啊,四弟坚持要先开通运河,觉得开通运河可保北方稳定,说如果北方闹旱,匈奴再趁此侵犯东北边境,到时候一边赈灾一边打仗更伤国气。”
九九心里不得不承认,对于一国之君来讲,李弘更有远见,更能运筹帷幄。
见九九一直不语,李智忙追问,“皇后是什么意见?”
这些年,九九因为先知,给李智出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主意,也使得李智越来越依赖她,九九此时不言实是因为她不好言语。
如果她出言赞同李弘,李智一定会认为她有意偏袒李弘,虽然这些年他们夫妻二人有名无实,相敬如宾,可李智早已经认定九九一辈子都是他的后,感情也愈发深厚,对于九九与李弘曾经的过往一直耿耿于怀。
前车之鉴,每次九九赞同李弘的意见李智都会别扭好久,找她麻烦,这之后再遇到这类情形,九九能避就避,如果李智的意见无伤大雅,导致不了什么严重的后果她也就顺着他。
可这次不同,北方闹灾,牵扯数万条人命,九九知道自己不是救世主,也左右不了他人的生命,她也知道,这一年李智仍旧没同意开运河,可她既然知道,就不能一言不发,不试图改变一下,不然良心何安!
九九沉默了半响,终于开口,“其实我早就建议皇上开运河的,不如就趁着今年国库有富裕就动土吧,这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你的意思是赞同四王了?”
果然,李智立刻就板起脸。
“我不是赞同四王爷,我是赞同这项工程而已,北方各郡县都已农业为主,是我大晟屯粮的主要来源,如果北方旱情严重,必定会影响国库收支,再闹蝗灾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实话。如果不开通运河,都将成为现实。
“哼。”李智轻哼一声,“天象所指,北方不日就会大雨,哪会干旱。再说,开通运河一年又完不了工程,即便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