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战纪》,讲述人,亨利??达尼埃尔,远东第一军司令部作战参谋,军衔上尉。
“我们收拢部队、清点人数之后,喘息未定,便迈开了沉重的脚步——中国人的炮车,已经来到了河东岸,我们没有更多的‘喘息’的时间了。”
“我不想再向您描述我们的惨状了……浑身湿透,沾满了血污、泥浆、硝烟……上至将军、下至列兵,每一个人皆如是……您就自个儿想象吧!”
“下一步,何去何从,有两种意见。”
“有人认为,宣光城池坚固,我们应以坚城为依托,坚守待援。”
“这个‘援’,当然不是指来自欧洲本土的‘援’——那个,猴年马月,远水不解近渴!——而是指的来自升龙的‘援’。”
“我们在升龙,还有第三十五团、第五十九团以及第四十七团一部——兵力并不算弱;这几支,都是北宁战役的主力部队,是役之后,留在升龙休整,目下,应该都已经缓过劲儿来了,可以重新投入战斗了。”
“可是——我们已经没有大炮了。”
“宣光的城墙,虽然坚厚,但能否挡住中国人的大炮,哪个心里也没底儿——哪个敢保证,我们必定可以坚守到援兵的到来?”
“就算援兵到来了——我们还是没有大炮啊!”
“哦,当然了,援兵会带大炮过来,可是,北上的时候,我们经已带走了大部分的大炮,留在升龙的,只有十五门,这个数量,大约只有中国人的……呃,七分之一?八分之一?甚至……九分之一?十分之一?”
“数量对比……太悬殊了!”
“就算数量相若,也没有用啊!——射程不及,人家打的到我们,我们打不到人家呀!”
“彼时的我们,对于中国人的新式大炮,经已从内心深处产生了由衷的恐惧。”
“还有,若留在升龙的部队倾巢而出,北援宣光,则升龙必然空虚——若北宁的中国人趁机袭击升龙,如之奈何?”
“坚守待援的主张被否定了——到达宣光之后,我军将不入城,略透一口气,便顺流南下。”
“我们要一直撤到联合舰队炮舰所及之地——目下,只有舰炮才可以同中国人的新式大炮抗衡了。”
“也就是说,至少,我们得撤到越池,才能够真正驻足,从容‘喘息’。”
“越池以北河段,大、中型舰船无法航行,当初,我们就是在越池‘水陆分兵’的,因此,联合舰队的大部,都留在了越池。”
“阮景祥和善娘先行一步,他们的任务是筹集足够的船只——北上时的经验告诉我们,宣光至越池的这段路,能坐船,就不要拿自己的腿走路!”
“北上时乘坐的民船已经尽皆遣散——原先都以为,我军将由东而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