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惶诚恐地说道,“学生曾经把一副对联,贴在衙门对面,里面的誖乱之语,实在是丧心病狂。”
关卓凡恍然大悟,原来那幅“卓乎不群,凡事三思”的对联,是他写的。
“周先生请起来!”关卓凡笑了,“哪里有什么罪,明明是勉励嘛,依我看,文笔好得很……听你的口音,是杭州人么?”
“是,我弟弟一家,都是死在长毛手里。”周秀才又磕了个头,这才爬起来,招呼那个僮儿取出两卷条幅,“学生重新写了一幅联,请老公祖赏收。”
展开一看,果然是龙飞凤舞的一笔好字,写的是:“回狂澜于既倒,障百川而东之”。
关卓凡的心中一动:看来如何示好百姓,收揽民心,亦是一门绝大的学问。
*
*
收编太平军,是既定的计划,但不能全要,只决定从俘获和投降的大约六千人里面,挑出一部分年轻、习气不深的,分别补充进各营。而在周边的一府六县之中,另募新勇的招兵旗也已经竖起来了,告示贴到了各乡各镇。
轩军要扩军了。
这是关卓凡、丁世杰、华尔、张勇、刘郇膏五个人一起商议,定下来的事情,并且要赶在淮军到达上海之前,把这件事做完。
姜德所带的一营人,由关卓凡出面,向李恒嵩讨了过来。私下的交换条件,一是免去他嘉定失守的责任,二是替他保一个参将的实缺,品秩虽然没有动,但却要实惠得多。而且既然是一个实缺,大抵是要换地方做官的,这一营jing锐,反正也未必带得走,倒不如卖了关卓凡这个面子。
于是,这一条便被写进了折子。
而吴建瀛的一支兵,作战勇猛,风气也还过得去,是关卓凡打定主意要用的。但是当初刘玉林在过江投降的时候,曾说过但求还乡的话,因此不知道他们的心里,现在是个什么打算。想来想去,把丁先达叫了过来。
“先达,你去找吴建瀛聊聊,让他不必三心二意。这个时候他就算想走,我也不会放的。”
“老总,”丁先达迟疑着说,“怎么派我去呢?”
“你原来是从那边过来的人,现身说法,自然格外有力。你的话,他一定听。”
丁先达没有再说什么,领命而去。到了第二天,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