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末,浓厚的雾气笼罩在榕城上空,天气已经转冷,走在街上总能感觉到阵阵凉意,团委却是忙得热火朝天。
继杨柯从交州拉回来一千多万的慈善捐款之后,《背对阳光的孩子》一书热卖,资金源源不断的打进了助学小组最新启动的助学基金账户,还有不少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捐款,这些捐款金额不大,几十几百的,但数量众多。团委办公楼前面的院子里,堆满了各地邮寄而来的包裹,里面有不少旧衣服、鞋袜、被褥等等,堆成了两个小山包。
对于习惯了喝茶看报纸的团委成员来说,现在突然事情多了起来,大家都有些不适应。
怎么?团委不应该是清闲养老的地方吗?怎么突然就热闹成这样了?看这架势,怕是很多实权部门都没这边忙吧。
这有些颠覆他们一贯以来的认知,突如其来的忙碌让很多人不知所措。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有些激动的从助学小组财务办公室跑了出来,蹬着两条老胳膊老腿儿,麻利的冲上了二楼,直接跑进了书记办公室。
“书记书记,捐款又增加了,小李桌子上的汇票,堆起来有这么厚,今天又收到十多万的捐款!”
张承志有些不耐烦的蹙了蹙眉,压下心中厌恶,对来人说道:“是吗,好事啊!这样,李主任,你通知各个部门,每个部门再抽调两人,临时帮助学小组忙活下,现在这些年轻人大多都在乡下监督建学校的事情,人手有些不够,另外,协调一下,再腾出一间办公室给助学小组堆放这些物品。”
“诶,好好,我这就去办。”李主任立即回答道。
看着李主任离去的背影,张承志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郑天平调离之后,原学联部一科科长老李获得提拔顶了上来,都已经五十多岁等着退休的人了,思想很难转变,习惯了喝茶看报纸吹牛打屁的老李显然还没适应新的岗位,将办公室的工作弄得一团糟。其人又深具国人看热闹的特性,这两天,助学小组忙活起来之后,他几乎就跑人家办公室蹲点去了,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咋咋呼呼跑来向他报告。
没眼力劲啊!要是换成郑天平的话,估计在助学小组刚开始忙活就抽人去帮忙了。这个时候的张承志有些想念郑天平,当初人家多清闲,却能将办公室和整个团委的协调工作处理得瑾瑾有条。现在这位倒好,工作先放一边,看热闹先。
想到这里,张承志“啪”的一声将手中的硬笔摔在桌子上,将正翻开的正楷字帖划拉出长长的一道黑线。
老子这里再是清闲养老的地方,你也不能这么干吧!偷偷蹲在办公室里闭目养神修身养性不行吗?非得跑上跑下的让大家都知道你很清闲?
拿起电话,张承志拨通了组织部长鲁有道的电话。
杨柯接起电话,那头传来杨祸水久违的呢侬软语:“大作家,忙活啥呢?这么久不联系我,是把我忘了吧?”
这个妖精,终于来电话了。
杨祸水一开口就是“大作家”,说明她已经看过杨柯所写的那本书了。
“怎么会,只是最近有点忙!”
“知道你忙呢!行吧,长话短说,你还没找到打理基金会的合适人选吧,要不我给你推荐一个?”
“呵呵,那可太好了,正为了这事儿焦头烂额呢。”
“那你来我这边吧,面谈好了。对了,不是芭比,榕城宾馆,我会交代大堂,你就说是找我的就行。”
榕城宾馆十六楼,整个宾馆最高的楼层,也是不对外开放的楼层,静悄悄的。
早听说榕城宾馆改制的时候,有私人入股,书面上的协议是公家占60%的股份,但听说这位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