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中,九月初六,李兴元的大喜之日终于到了。姚舜英原本以为乡村的婚礼会很简陋,没想到电视里演的仪式一样不少。花轿迎亲拜堂敬茶之类的该有的都有网游之厄运先生全文阅读。姚舜英疑惑那山间小道,四人抬的花轿是怎么过来的。
当地人的习俗是谁家办喜事满庄子的人都得请(当然不是本家的派一个代表,本家的来三个四个很正常),李氏打发李兴本,全庄子五十多户人家,除了李兴月家外每家都挨个地跑一遍请人家赴宴。因为小王氏害姚舜英一事没公开,两家没撕破脸皮,所以她家也得请。全家人一想到这事便膈应得慌,幸好她家别的人怕人笑话,来吃席的是不讨人嫌的李兴珠。
那一日,本庄的人再加上四路亲戚,八人一席的流水席足足摆了差不多二十桌。姚舜英和蓉娘雪娘几个从寅末起床忙起,直到戌末客人基本安顿好才吃上晚饭歇息下来。因为中午忙没好好吃饭,姚舜英只将就着嚼了两块锅巴和蓉娘姐姐分吃了半个红苕,到了晚上早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蓉娘也差不多,姐妹两个狼吞虎咽彼此取笑着对方的吃相。
李氏嫁到偏远地方的大姐和嫁到枫林渡的二姐此番都亲自来喝喜酒,姚舜英的房间让给了大姨祖母的长孙媳妇并两个小孩子,蓉娘的房间也贡献了出来,田氏吴氏她们的房间也被征用,一家人只好在屋檐下靠着凑合一宿。好在天气还没到冷的时候,下半夜有点凉的时候多加两件衣衫便够了。
此地人成亲的重头戏除了拜堂外,次日早上的敬茶也很重要。当地的女子但凡一定下亲事便开始忙着做鞋,因为新妇第二日敬茶的时候可不光是敬茶,还要给长辈们奉上一双自己亲手做的鞋子。当然人家也不白拿你的鞋子,每个人都会给红包的。敬茶的对象不光是自己家中的几位长辈,还包括男方所有亲戚本家的长辈。所以准新娘子们少的得做二三十双鞋子,多的得要百多双。
李家的本家十八户人家,每家的男女当家人各敬一双便是三十六双。亲戚们只限于来喝喜酒的比李兴元年长的,将自家人算进去姚舜英大致匡了一番一共得要四十双,也就是说蓝秀凤得拿出七十六双鞋子才行。一想到这些鞋子得慢慢纳好鞋底沾好鞋面再缝上,一针一线丝毫不能马虎,姚舜英便头皮发麻。可怜的大嫂,光做这些鞋子手恐怕都起了厚厚的茧子了。
蓉娘听完她的感叹却很不以为然,说人家在做这些鞋子的时候心里头不知道有多高兴,因为那些鞋子送出去换回来的是实打实的钱。长辈们都好面子。给的钱不会不够那双鞋子的本钱工钱的。敬茶收到的红包钱是新妇的私产,除非她自愿拿出来贴补家用,否则婆婆丈夫都不能过问染指的。是以人家做的鞋子越多便意味着往后收到的红包越多。自己的私房钱越多。
当地风俗,出嫁女在夫家敬完茶后便偕新婚夫婿一起回娘家,俗称回门。次日蓝秀凤在李大元的带领下挨个儿地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