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第一次狙击英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80zw.la
    梅杰和他的内阁们已经明显地感觉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在八十年代,欧洲出现了私有化的浪潮,大型的国有企业纷纷化整为零,卖给了私人财团,这给当时英国的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可好景不长,到了九十年代,席卷欧洲的经济衰退也没有放过英国,在九零年,英国全年实际经济增长率只有零点六个百分点,而到了九一年,全年的gdp居然比上一年下跌了二点一个百分点。

    进入到九二年的第三个季度,英国经济依然没有好转,各种数据比起上一年没有明显的增长,基本上是处于一个持平的状态。

    事实上,英国经济的衰退并不是由于国内的因素,而是受到整个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由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和欧洲大陆的集体衰退,导致私有化后对这两个市场倍加依赖的英国经济增长无力。

    为了和欧洲大陆市场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英国政府加入了欧洲汇率体系(erm),以一英镑兑换2.95马克的汇率水平,但这个汇率对于英国来说偏高。原因无他,就是当时英国的经济形势和德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九二年初,欧洲共同体的十二个国家的外长和部长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个条约的主要核心就是欧洲货币联盟。按照条约的规定,十二个国家将分为三个阶段完成统一货币的工作,第一阶段是强化欧洲汇率体系,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第二阶段是建立“欧洲货币机构”,负责协调各国之间的货币政策,第三阶段就是推出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并把第二阶段里的“欧洲货币机构”升级为欧洲中央银行,为各国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

    在这个条约的约束下,各个国家的汇率政策更是被压缩到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可以说,原本独立的货币政策逐渐丧失了,变成了一个只能在一定微小范围内调整的货币政策。

    英镑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时对马克的汇率是2.95,上限则是3.1320,下限是2.7780,幅度是6%。这是个貌似可以自由调节的固定汇率体系,也自然为后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0zw.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