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说,一个地区,防空程度最严密的区域,除了当地的最重要行政设施之外,比如说总统府类别的建筑物,那么,军用机场的防空密火力密度,一般就以军用机场最高。
当然,这是二战开始之后一段时间的事情了。
因为在巴巴罗萨前期一段时间,苏联的军用机场因为忽视了防空部队的布置(尽管,那个情况下,不知打量的防空部队,貌似也不大管用),导致了交战区域的制空权完全丧失。
至于原因?
很简单,绝大部分的各种军用飞机都被击毁在机场当中,很多飞机甚至是来不及起飞,就被在跑道上甚至是停机库当中,被德国人的空军,摧毁在地面上。
尽管少数的苏联空军能够升空,并且奋力还击,但是,双拳难敌四手,这个规律在那个时候的一幕幕悲壮的战斗之中,完全得到了验证。
那少部分能够升空迎击的战斗机,轻松被德军攻击机群的护航战斗机,群殴致死。
可以说,巴巴罗萨前期,苏联的大溃败除了各种自身因素不可忽视之外,早早的丧失掉绝大部分交战地区的制空权,同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嘛……巴巴罗萨计划,跟现在的张士心是完全地不搭边。
但是,这也不可否认,张士心对于制空权的看重。因为有很多时候,被动的进行防空战斗,还不如给对方来一次相当彻底的釜底抽薪来得实际。
而且。这个时期的军用机场防空力度……就以攻击机群相当顺利的攻势而言,几乎算得上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就算是用少量的防空炮。那么,大量的俯冲轰炸机同样不是摆设或者是到此一游的存在。
因为俯冲轰炸机的设计原理,就相当适合打击比较固定的目标,防空炮同样也在这个范畴当中。
用俯冲轰炸机攻击防空炮,事实上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对方的炮手只要不是菜鸟,就有一定的可能性,在俯冲轰炸机投下炸弹之前。将飞机击落。
所以,这些俯冲轰炸机成为了付出了几架被击伤击落的战损,来宣布,这次战斗不是一次全胜,只能够算是值得标榜的大胜。
当这几个机场的防空部队被击溃之后,这些俯冲轰炸机才干点正事。
那就是攻击在水平轰炸的情况下,出现的少部分“漏网之鱼”。这对于一个混合编制的轰炸部队而言,是非常正常地战术,毕竟地毯式水平轰炸,是将一个区域的大部分地区,造成非常眼中的破坏,而俯冲轰炸机。则是要对剩下的区域,进行比较精确地轰炸,给敌人带来更加严重地打击。
就以马德里南面约七公里的一个军用机场而言,在十几架中型轰炸机进行水平轰炸之后,包括机库以及跑道在内的大量设施都被密集的航空炸弹炸成了废墟。但是,有些时候。一些在跑道上的飞机或者是小型建筑物会侥幸的逃过一劫,而俯冲轰炸机则是在水平轰炸之后,对这些目标进行比较精确地打击,尽可能做到不遗留一些有可能让敌人在短时间重新利用起来的设施以及物资。
在在这个情况下,当轰炸机群返航之后,几个作为目标的西班牙共和国机场,在短时间内根本就不能够重新投入使用。
这也就是张士心提议这次作战的主要目的。
因为,没有敌人航空队的干扰,地面部队的战斗才能够更加顺利一些。
至于马德里上空的空战,也进入了尾声。
张士心一方的战斗机群,在经过一个多小时后的战斗,将大量的西班牙共和国以及国际纵队的战斗机,送进了地狱。
但是包括秃鹰军团在内的战斗机航空队,同样也出现了相当程度的损失。
与轰炸机群的大胜相比,马德里上空的空战,充其量也就只能说是一场整体而言还过得去的胜利。
因为双方之间的战斗机数量虽然有一定差距,但是,张士心一方的战斗机群,相当数量的损失,都是由国际纵队的一些精锐王牌飞行员造成的。
相比起很多水平只能够比一般民用飞行员好一点的秃鹰军团以及弗朗哥的战斗机飞行员(这个时候的德军飞行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磨练,所以,并不是几年之后的那一支战绩以及能力都相当不错的德国雄鹰军团,德军飞行员出现大量精英,更多的是经历过英伦空战以及东线空战洗礼之后的事情。),国际纵队的飞行员,平均能力还要更好一点,这也导致了这一场空战,差点没有打成惨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且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际纵队的飞行员,大部分都是现役的苏联空军飞行员,他们对于秃鹰军团的大部分成员作战模式都相当熟悉,这也是秃鹰军团被狠狠地来了一记抽脸重拳,最直接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在几年前,德国在碍于凡尔赛条约的情况下,不得不跟苏联达成了一系列的军事合作。其中,就包括了德国的飞行员,在苏联进行飞行训练这一个环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