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6章 我们的心世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在别人眼中是哪一种,迷信也好、善举也好,它都永远不会是坏事,也不会是徒劳无功的事情。因为只要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有意义的事情,事情的价值的考核有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当事人的评价。做事的意义除了实际效用,还有当事人的心情,如果一件事情可以让当事人心安,即使在物质上没有增长也是好事;相反,如果这件事可以获得客观的物质财富,但却换来了不安和恐惧,则此事就是不成功的。

    在佛家的语言里,没有社会的评价的标准,它本来就是一个解脱思想和心灵束缚的安宁去处,类似心理课程,帮助恢复精神指数。佛家的标准是以心为本的,将就的是心安,精神上的满足。而精神上的满足才是人真正最需要的。这就是为什么富足的人却生活得比清贫的穷人不快乐,生活质量不如快乐的穷人。

    在现实中,无论哪类人都会有自己的苦衷,都会有不愉快的一面。然而在佛家语言里没有痛苦这个词汇,它好像一个变脸机,把苦瓜脸都变成甜甜的笑容。因为在这里大家学会了换位思考,在这个宽容的世界里,大家都有可被饶恕获得重生的机会,在这里可以放过自己,没有残酷的现实把人逼上绝路。人往往因为思维狭隘,不肯放过自己而产生烦恼。而佛学让人学会放松地思考,换个角度思考。用一个很大的容器装载自己的种种异样的事情,并可以把他们调和为一体。这里广博得可以容下一个世界的琐事,所以当然可以让你看到你的烦恼的渺小而忽略它。比如,当你耿耿于怀于失宠,你应该得到的关怀没有得到而落到别人身上的时候,或许你会绝望。但如果你在佛家理论中换个角度思考,它也不完全说坏事:在分享果实的时候没有你的份,不是你做的不好,而是大家觉得你可以被忽略,同样当被问罪的时候,你的罪过也一样被大家忽略了。无足轻重的人在某种境况下可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但现实并不会一直佛教式地关怀你,可能因为你的无足轻重很快被开除了,你成了没有团队的没有工作的人,但是你得到的是静下来思考的机会,远离繁杂喧嚣之后懂得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一个可能本来你并看不惯、无法习惯的世界。佛家告诉你要不受外物干扰,不受尘世杂念侵扰,举世皆浊我独清,所以你会在社会上混不好,但它让你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很好,因为你认清做人的本质,坚持自己本来的颜色,不虚掩什么,不做作什么,一切顺其自然。人总是此一时彼一时,永远不知道坚持哪一种是好的,所以随缘。但是坚持自己就是好的。佛家教导我们的就是坚持自己,坚持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个善良的自己。或许我们可以试着在内心坚持,在外表涂上引人注目或者说是掩人耳目的装扮。

    我们心里都有一本佛经,我们总在担心怎样是没有欺骗自己,怎样是顺应社会。有的人可以完全丢掉这本经,有的人却视他如生命,而我是那个两边都放不下的人。或许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表里不一,外表丢掉了经,里面却总想守护着它,直到有一天再也守护不了就选择放手。而我是个矛盾的人,总想两全,但是总是要失去一边。我不会当机立断地选择一边,也不会慢慢让一边吞噬我。所以我被动地不能太多地进入社会。

    但人在社会,总要重新树立一本经,一种信念,或许只是信念的问题,只要改变了这本你秉持并遵守的经,一切就不别扭了。但是到底是现实让我因外表改变内力,还是内力应强有力地站出来纠正外表呢。其实佛心也是人制定的准则,和社会准则一样,只是没有法律约束,只有信仰约束,如果你不信仰就可以放过自己。但是法律不能不信仰,因为违背法律是触犯道德底线,而违背佛经,只是一种入流,进入世俗。但我总是放不下,徘徊于两者之间。或许我们可以用两者的优点来保护自己,毕竟佛经也是为保护心灵不受侵害而设定的,也是人写的。在有道德保证的情况下,可以接受社会的一些事情,这时选择现实的标准,而在现实侵犯自己道德底线时选择遵守佛经的标准。或许这是一种进退之道,也是儒家教给我们的中庸之道中的一种衍生,而是我们保护心灵的良药,也达到了佛经本来的目的。

    毕竟我们不能脱离社会,佛经对于我们不能是全部,因为它和社会已经很远。或许我们只能传承其中比较精华的部分,适时地用它保护自己的心灵,但大部分的时间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来保护自己,还是要学会适应社会,学会自己筛选社会。把社会中的事物挑选后经营成自己的心灵家园,然后放入一些佛家哲理作为窗户或门,保护这个心灵小圣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