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观察之后,苏游发现这画里根本就没有其他的玄机,仅仅就只有外面的和这个画而已。这让先前还以为这画里边有问题的苏游愣住了。
既然这画中没有藏东西,那就只能说明这个画的年代是真的,深绿色啊,恰好是捣练图所处的年代。
说起这个捣练图,其实还是有一番故事。这《捣练图》本是唐代画家张萱之作,此图描绘的是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理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的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是华夏古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作。
然而这《捣练图》虽然是唐代张萱所作,然而现在苏游他们所说的捣练图却不是张萱的原图,而是宋徽宗的摹本,至于张萱的原图,早就已经失落了。
尽管不是张萱的原作,仅仅只是宋徽宗的摹本,但却丝毫不影响这东西的价值。苏游相信,这东西要真的是宋徽宗那摹本的话,现在肯定很多人已经出价了,而不是一个个的站在这里观看。
“不对,这画不应该是真的。”
苏游仔细的想了一下之后,还是觉得不可能,这作品明明在米国的波士顿博物馆,怎么会可能出现在在这里呢?
想到这里,苏游觉得有必要再好好的看一下。此刻,那捣练图也就铺在那案几上,观看起来倒是也很是方便。尤其是很多人在看到这个画一下就认定这东西是假的之后,一个个的都朝着后边走开了,前边的人更是稀少,这就更给了苏游一个很好的观看的空间。
苏游发现,这摆在案几上的长卷式的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对,没错,单就组图的数量以及人物来说,和自己苏游以前所看过的没有区别。这看不出什么区别之后,苏游又接着看了下去,看看这三组的场面,然后把这东西和记忆里的图做着对比。苏游相信,这东西要是假的,就算再怎么真,肯定也会有纰漏出现。
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
“滋……”
看到这里,苏游也不由的在心底里砸吧了一下舌头,他发现这图好像真的和自己以前所看到过的一样。对这一点苏游很笃定,要是以前的话,苏游还会想到自己可能记错了,但是在自己遇到小鼎身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之后,苏游对自己有了绝对的自信,他知道自己肯定是不会记错的,这东西确实如此。
从图画的内容上看不出什么,苏游只好再从图的结构上来看。画家张萱采用了“散点透视法”进行构图,他把整个捣练的劳动场面分三部分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他不单纯图解劳动的程序步骤,而是注重对劳动场面中流露情绪的细小动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