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江陵城鼎盛之时,似乎总脱不了南北隔江对峙的局面。而欲知江陵城的兴衰荣辱,城西太济观便可见一斑。
太济观坐北朝南,占地颇广,本朝道教兴盛,更是多次扩建。如今南北东西各三重三进,一条能容三辆马车并行的主道南北贯通,青石铺地,苍松夹道,走在道上抬眼望去,重楼复殿随地势起起伏伏,甚是庄严殊丽。近年北敌逼近,人心惶惶,求卜问筮之人更是络绎不绝,前殿的赤霄殿中时常人头窜动,香火颇盛。
中殿的章华台却非寻常得进。院内绿荫匝地,淡淡青烟缭绕,松竹林中三条蜿蜒的石子路,想必取的是陶潜“三径就荒,松竹犹存”的隐士意境。穿过松竹林,便见三层高的章华台巍然耸立,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当先大殿最为宽敞,供奉着伏羲大神,四处遍布珍珠美玉。穿过章华台,眼前豁然开朗,一片莲池之上,九曲回廊,八角凉亭,三两青衣小童,锦衣华服的富商大户偶尔穿梭其间。
及至北殿的临渊阁,则更是香客稀少,非皇亲贵胄不得进。从章华台上看去,但见隐隐飞阁在淡烟横树间若隐若现,朱红的廊柱碧绿的瓦,精繁的雕花鎏金的顶。此时恰逢日落,云蒸霞蔚,朱碧相晖,更还有阁前飞流击石,霞光虹影,端的是气象万千。
上官彦韬正独自站在章华台后的回廊之上,意态悠闲地远眺着临渊阁的金碧辉煌,忽而一笑,默默念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么……”
此时,他的耳中忽然传入一个有些苍老的威严声音:“龙溟,你竟亲自来了。”这声音如丝如缕,细密绵长,然而纵使环顾四周,也只有波光粼粼的湖面和空无一人的长廊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