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屠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礼部官员在焦头烂额了数天之后,重新拿出了一套简单低调的仪式。

    四月七日,遗体盛入金棺,诸王公大臣,超品命妇齐集致哀后,即日移送到城外暂安,沿途设亲王仪卫,初日行初祭礼,初十就行奉行礼。

    亲王以下,四品以上官员集于祭所,公主,郡主,王妃等内外命妇集于宫门外举哀,金棺所经各门,内务府官员行奠酒礼;到四月二十日,正式下葬,入土为安。

    从遗体入京到正式下葬,前后不到一个月,是大齐历代成年皇子葬礼中最为简单的。

    做为由中宫所出的嫡子,这样的葬礼规格,与其身份严重不符。

    然而,卫皇后再心痛,也只能咬牙忍受。

    南宫羽的判决也在五月初诏告天下,削去王爵,贬为庶民,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

    然而,这样的处罚,显然无法平息百姓的愤怒,更无法抚慰那些痛失家人的人们。

    他们要求的,更实质性的补偿,朝廷急切之间,却拿不出来。

    大齐的朝堂上,百官之间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辩论。

    安抚是必然的,然而安抚的力度,补偿的额度,却产生了分歧。

    也有说,苗王造反在前,赵王身死在后,这些贱民对赵王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之祸可说是由他们咎由自取,朝廷依律严惩了赵王,已经充分表明了姿态,不需要对这些贱民做任何补偿。

    否则,若后世之人,人人起而效仿,朝廷何以自处?

    也有人说,毕竟屠了城,数万条人命,朝廷不给一点补偿,未免说不过去。

    民心不稳,只恐引得天下大乱。

    但是,对于补偿的力度,又存在分歧。

    因为此事纯因私怨而起,史无前例,无据可考。

    有人说,此事因赵王而起,应该抄没家财,全部充做抚恤之资,不足部份再由朝廷补给;

    也有人说虽是私怨,却与赵王其余子女妻妾无涉,不该祸及家人;

    又有人说要大力抚恤,以示朝廷优厚……

    然后,大臣们各执己见,引经据典,展开三寸不烂之舌,在朝堂上说得口沫横飞,相持不下。

    与此同时,朝廷久不做区处,拖延的态度引起百姓极大不满。

    云南更是各种流言满天飞,百姓恐慌莫名,陆陆续续出现了各种反对朝廷的言论。各少数民族之间空前团结,各地土司们开始频繁会面,密谈。

    据神机营驻云南的密探不完全统计,这一个月来,所探到的土司级别的密谈,大大小小,最少有上百次。

    至于其他那些土著头领,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