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砖灶边缩着取暖的古小红与桑晴晴对视一眼,都显出古怪的笑容。“大和尚师父也吃肉?”她们齐声说。只有古大巴丝毫不为所动地,揪下一大团和好的面拉了起来,三下两下,成了细丝,麻利地扔进滚沸的锅里。
“洒家已经还俗,有什么吃不得的?”他用力地吸吸鼻子:“老弟的清汤牛肉面味道很正宗啊!”他显出识货懂行的样子来,拳头在膝盖上捶了一下。
这条街上的吃食点心多是豆沙包子菜肉馄饨之类寻常的江南清淡风味,就连面条也不过是阳春面浇些雪菜炒肉丝就算完了。独古家的生意有些别致,就地用砖石起的灶台有两个眼,一边煨着牛肉和牛杂,另一边下面,古大巴的杉木板子钉成的案板上,除了活好的湿面团还有瓶瓶罐罐的香料。面条劲不劲道,全看和面的手艺。镇上虽也有面馆,怎奈伙计的膀子比起古大巴的整像个麻杆,细胳膊细腿的没有力气,怎么和的出够劲道的面呢?因此,拉面一绝的古家面摊也就在这镇上稳稳的立足了下来。
“大和尚师父和小和尚师父从哪里来?”桑晴晴试探着问。
大和尚狡黠地笑:“打来处来。”他左手边等着吃面的小和尚不安地扭动了一下,似乎怕被拆穿谎话似的。
谁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做了出家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光明正大地不老老实实说话。自称还俗了的江和尚依旧有这臭毛病。此后,他应对一切好事打探者,一律都是这句话――“打来处来”,好像是在同你打机锋,实际上也许根本就是难以启齿。他也不提法号,自称姓江,于是大家便喊他江和尚。至于那小和尚,又说不出姓什么?江和尚唤他“无心”,也不知道是法号还是本名,大家也就“无心”地叫开了。
江和尚师徒俩狼吞虎咽,路边的野食成了他们口中的珍馔。吸溜完面条,把面汤一并灌下,满足地大叹一声打个饱嗝,用袖口抹着嘴唇,站起来打听:“最近这条街上有店面出租么?”有意思得紧,还俗的和尚不仅爱吃肉,还想做生意。
古大巴摇头。怕他表意不清,古小红赶紧补充:“我哥不大关心这个。我听说西边那家点心店的老板要去城里投亲,想把店盘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