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时空2013年,有一个唐姓的文学爱好者,十一年时间,隐居深山,住八平方米小屋,每月消费不足100元,一天吃一顿饭,全身心投入续写《红楼梦》第81回至100回。
话说,《红楼》是很多传统文学爱好者心目中的最神圣的作品,续写《红楼》也是一种类似于朝圣的行为。海内外,续写《红楼》的至少有数千部以上。
三流的文青,根据别人的作品续写、改编,那叫做写同人。一流的文青,根据《红楼》去续写去改编,这可就了不得了,叫做研究红学。
十一年时间,投身红学研究。
听起来挺令人震撼!
但是这个作者,完全是闭门造车,既没有像网络写手那样,从网上汲取素材、灵感,又不像传统作家那样去采风、积累实践。
《红楼梦》原作者曹雪芹是闭门造车吗?他的大起大落的人生,给了他足够的阅历和精神财富。而且,曹写红楼的时候,速度也达到每年写几万字吧?
那个朝圣者,十一年时间,才写了13万字。他要是写出曹雪芹三成功力,时间耗费的也值了!但是,他的《红楼续》出现的原创诗词,水平不如业余爱好者,至于文笔不如网文写手中的有点红楼风格的猫腻,更别说与《红楼》原著的文风细节相比了。
而11年写十三万字的文学爱好者,精神上值得敬佩,也觉得他可悲。但是,深思后,陈非开始觉得这厮太懒了,比曹雪芹写的还要慢,你倒是写出本世界经典啊?但是,拿出来发表的稿子,却是地摊文学,就只能让人同情,而不能让人敬佩了!
让人同情的是乞丐,让人敬佩的才是艺术家!
从唐某人十一年续写《红楼》十三万字的实例上,陈非还是感受到了,“慢工出细活”未必是正确的。
任何技能都应该是熟能生巧,没有海量写作的文字功底,一个初学者去追求“慢工出细活”,恐怕也并不能产出什么高质量的文字,反而会越来越懒,越发锻炼不出文笔。
文学爱好者也好,各种职业码字者也罢。有时候,需要通过疯狂的创作去练笔的,日积月累的锻炼,自然而然的增长文笔。
这种蠢办法,虽然被聪明人和天才们不屑,但这却是文笔提高的必经之路。
勤奋、汗水,是一切技能得到提高、升华的唯一途径。
其他任何一门艺术,也别想要走捷径,绕开勤奋练习打好基础,是不会在艺术领域取得卓越成绩的。
比如,钢琴大师贝多芬不知道敲击了几百万次钢琴,才能够创作出不朽的音乐篇章。文艺复兴时的美术大师达芬奇,日复一日的画鸡蛋,不知道画了几万次鸡蛋,才开始掌握了基本素描技巧,给其成为大师奠定了牢固的根基。
自从认识到,艺术不是靠憋出来的,也不是悟出来的,更不是靠懒出来的。陈非就决定,一定要疯狂的、勤奋的码字,将自己码字的能力和潜力给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三流写手的技巧和基本功,并不是陈非满足的。事实上,文字功底,也限制了陈非更好的创作。
所以,要加倍努力啊!
陈非逐渐的进入了一个疯魔状态。手感和灵感爆发起来,一小时写万字也挡不住了!
心有多快,手就有多快!
有时候,局限写作速度的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