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范围来说,只有实力强劲的美国拥有对地球以外的外层空间进行更深层次探索的能力,而美国的地外探索行动也是计划缜密,环环相扣的,现在在建的国际空间站自然不用多说,美国在太阳系内所进行的各种探索活动的次数都是世界其他各国望而却步的。
只不过,地外探索设备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却一直是困扰美国的一个问题之一。不过从就事论事的角度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件比较矛盾的事情。
地外探测器一般都是无人而遥控控制的,且不说因为超远距离的阻隔让遥控变得更加不稳定。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探测器对外层空间环境的适应问题。探测器造大了,不论是仪器还是操作性都会上一个档次,但同样的,发射成本和那玩意损毁的几率也决定了它的风险。造小了,不论在探测还是工作或者通信上又总是捉襟见肘,施展不开拳脚。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提出了我的计划,就是以”多功能平台”作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早就一种构造简单但是应用性却很强大的中央控制系统。因为这个系统拥有自主的智能,它就可以自如的面对探测器上任何的故障并努力的去修复它,总是某个机能损毁了,中央控制核心也可以快速的将损毁的机能单元隔离开来,避免更大的损失。
其实说白了,这只是一种对蓝茵智能机器人的改进而已,在蓝茵的实验室里,这样的机器人核心早就诞生了,无论是把它装在汽车,建筑、或是其他大型机械上,它都可以第一手的获取整个机械体的详细资料并快速反应,说的形象点就是,这个机器人甚至懂得给自己”看病”并且”治病”。
当然,美国人不知道这些。我在蓝茵的实验室里依靠不断成长着的”小蓝”的帮助,早就获得了各种拥有自主智能的机器控制核心,我现在正在加紧研制的就是开发一款应用平台,也就是一方面可以容纳这种智能控制核心,而另一方面可以将控制核心的命令传达到系统的任何一零件上去的媒介。
不过,我还是需要大量的测试数据,但是在国内那种科技水平整体不怎么发达的环境状态下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真实测试是不现实的,而现在我帮美国人搞的这套系统刚好可以担当此重任,这样的话,当我帮美国人开发成功,那我国内的储备技术立刻就可以投入使用,这样看来,美国方面就算是坐火箭也赶不上我的速度了。
这套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美国方面才会如此的慎重。哪怕不算威廉斯方面在我入住的酒店里安排如此规模的隔离区,就是在美国各州的重点国家实验室里,也在同步接受着由我这里输出的各种数据。
这个系统工程设计材料、传导、大批的传感器、机械自动控制等等一系列的全套工业体系,基本上已经相当与美国开发航天飞机时所动员的全国各种技术力量了。只不过因为电脑的大量普及将这种涉及面缩小了一些而已。
正式假如美国方面的研究计划之后,我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曾经让我无法想象的世界,那是一个只有在科幻电影中才出现的世界。
美国的航天国策就是永远占取最高点,并且以航天技术的飞快进步全面提升本国的科技水平。美国的冶金、机械、电子自动化以及传感、遥感、信息等等技术领域因此而获益匪浅。
美国的航天探索已经涉及太阳系的边缘星球——冥王星,尽管在这个探测器发射几年之后地球上的人们突然宣布将冥王星排除了太阳系,估计这是让那些当初极力鼓动美国国会批准此计划的人们吐血的一件事。
以这个探测器为例,人们对它的控制只能寄希望于运气,因为它的运行轨道和运行时间都是那样的漫长,还要依靠太阳系其他星球的引力来获得加速的效果,而如果这个探测器上配备有智能化的”多功能平台”的话,那就会将成功的几率大幅度的提升。
美国人不是没有想过利用人工智能来控制,关键问题在于难度太高了。航天探测器不同于地球上的汽车飞机,它上面成千上万个精密的零件坏上一两个都够呛,还别说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成熟和无法应用的问题。
我估计正是因为这一点,让美国政府下定决心要让我帮他们将”多功能平台”搞出些起色出来,所以他们也舍得花钱,因为他们知道现在花的钱跟以后省下来的钱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美国现在的眼光已经渐渐集中到了火星和月球上了,又由于火星因为和地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获得了美国的青睐,所以美国才会频繁的为这个星球拍照、探索、甚至在曾经有火星探测车夭折的情况下依旧研发”火星车”对这个星球进行探索。
现在的他们,手头最新的项目正是一个新的火星车的改造方案。由于再此之前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他们希望在全新的火星车上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和应用功能。
但是全部依靠人类遥控的方法局限性非常大,通信也失常遭到干扰,宇宙间的环境变化更是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万一出个什么小毛病让通信中断,那火星车在一定的时间内无法启动的话那就可能意味着它再也启动不了了。
不过在和威廉斯提出我的计划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些,于是这倒是倒是那些航天局的高层们吃了一惊,还以为我掌握了他们绝密的研究计划,最后在调查了一番以后才安下了心。当然,这些都是小妖告诉我的。
这次的火星车,代号将是全新的”船长”系列。因为在此之前,美国早已经有了”水手”系列、”海盗”系列,所以看来这次美国也是希望能有一个崭新的开始,而这次他们所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