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观此河滩上的军士,言行如一,操练有度,二公子似乎于治军颇有心得?”周瑜心中虽然疑惑,但是以他的城府自然不会去问,随意带过便是聊起别的话题。
严舆见到周瑜没有因为自己一通马屁而面露喜色也不惊讶,周瑜周公瑾何等人也?三国里面鼎鼎有名的智将,即便年幼也不会因为一通马屁而沾沾自喜的。
“只是些笨法子,哪谈得上心得二字。不过在下认为,治军之道无外乎操练勤,赏罚明。前者健体明令,后者将士用命,君以为然否?”周瑜是治军大家,虽然还年幼,但严舆还是打算听听周瑜对自己治军的看法。
“此二言已得治军精髓矣,操练勤则士有力,赏罚明则士用命,二公子果然名不虚传。然士有力用命也需名将调遣,若遇一昏将,也无法逃离溃败一途。”周瑜听了严舆的话大感赞同,然后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瑜公子此言大善,将于士便如大脑于手足。脑明则手足灵,脑昏则手足钝。即便手足强壮,大脑不明也不过是一身蛮力而已。”严舆当然明白在这个时代将领与谋士的作用,所以非常赞同周瑜的话。
“脑与足,二公子此比喻妙矣,公瑾不及也。”细思严舆的比喻,周瑜觉得无比合适,当下大笑起来:“不知二公子表字为何?”
听到周瑜问自己的表字,严舆心头一喜,古人只有关系到一定程度后才会以表字相称。周瑜问他的表字,自然是真心与自己结交了。
虽然说严舆一直以来就把孙策与周瑜这对黄金搭档当做对手,但是如今周瑜表现善意,他自然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如果能将周瑜拉拢到自己身边,那何愁江东没有严氏一席之地?
“说来惭愧,吾字安邦,然现今天下乱象丛生,吾却无能为力。”严舆说道。
“安邦认为现今天下形势如何?”读书的少年人最喜便是谈论天下大势,见严舆一说,周瑜便问道。
“天子如傀儡,各类强豪表面遵循汉统,实则为一方诸侯。大汉数百年基业危如累卵,百年内恐将有人取代刘氏江山。”历史上的周瑜并不是遵循正统的保皇派,所以严舆也就没有什么保留的实话实说了。
周瑜倒是没有想到严舆竟然如此大胆,虽然现在刘氏羸弱,但毕竟各方还是遵循汉统的。说得严重一点,严舆这就是大逆不道。当然,现在是没人来管他的。
“安邦此言,岂不与那黄巾贼张角所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一般?”周瑜打量了严舆两眼,突然把话题扯到已经嗝屁的张角身上。
“那张角倒也算一时英豪,只是失于小人罢了。若不是黄巾起义前夕有人倒戈告密,黄巾之乱恐真要有改朝换代之势。不过也仅此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