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刘封将徐山郝勇留在卢府中,强令他二人留在家中好好习字练字,自己换上一身粗布衣裳,系着一把普通长剑离开了卢府。在先秦时期,带剑是贵族的特权,秦汉两代都继承了这一点,纵然只是作为修饰用,一旦临了突发事件,也还是可以给自己壮壮胆的。不过时到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已不把佩剑当作一回事了。像田丰,刘封就从未见他带过剑。这也正是两汉服饰平民化的一种体现,贵族门阀之间虽然都在给自己抬高身价,却在服饰上不可避免的走平民简约自然的风格。只可惜,这一把剑,却远不只是一个仅仅的文化象征,剑的消失,伴之而来的,却是贵族乃至全民尚武精神的缺失,让人为之一叹。
在洛阳,刘封并没有其他的朋友,曹昂或许算是一个,刘封却不想这么早与他打交道。
其实,古往今来,世事天象的晴雨表往往都不是那些高堂庙宇里的指点江山,天花乱坠,而是酒楼茶肆里的市井民谣,蠢蠢暗流。
像什么“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刘秀为天子”:“代汉者当涂高”,还有后来的那个“千里草,何青青”,都是从这里流传出来的。可惜这个时代的茶还只是作为一种药引而存在着,茶楼自然也就不存在了,酒楼却是遍布各个大小市镇的大街小巷。而且很好的一点就是,这个时代的酒楼里从不贴什么“莫谈国是”之类的警语,当然,太过份的话是不能说的,比如“代汉者汉涂高”这样的话。其实就是讲了也不要紧,汉代的官民比例远非是后人所可以想象的,只要你不被人认出来,就不会有人来找你的麻烦。
拐过几条街巷,刘封进了一间酒楼,挑了底楼边角一个位置坐下,随便点了几个时令小菜,又叫了坛酒,解了长剑放在桌上。耳边咕噪着几个兵卒模样的大汉,聚拢在一起高声吆喝着,这会似乎说的是西园上军校尉蹇硕与中军校尉袁绍的最近一场冲突,听得出来,这几位大概是袁绍的崇拜者,言语中对眼下炙手可热的西园军之首蹇常侍居然很不感冒。
时近中午,日头正毒,街道上行人渐稀,酒肆里的人也渐多了起来。不过更多的却是往二楼三楼里进,像刘封这种带着剑穿长衫而坐在底楼的,竟是这里惟一的一人,眼看着四周各座差不多都满了,就刘封还在一人一座,大概也是他长剑长衫的功劳罢。
刘封也不在意,又听了几段街头八卦,思绪便有了些飘荡,向街道上不时晃过的几个流浪孩童招了招手,拿着一盘烤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