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 第103章 人间风雨如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的书生意气,大隋无人出其左右。”

    吴摇山一边继续前行,一边拍了拍肚子,“一肚子牢骚罢了,牢骚太盛易肠断。”

    吴摇山很快离开酒楼,范玄鱼独自留在茶室,自饮自酌,神色自若。

    男人俯瞰女子,君子轻视小人,神仙看待蝼蚁。

    吴摇山对她范玄鱼,三种目光,三者皆有。

    她坦然受之。

    范玄鱼没来由多倒了一杯茶,自言自语道:“你大概已经猜测一点端倪,我莲花峰,非但没有助你成为赵吴这样的大神通客卿,反而借机汲取你的气运,使得紫金莲花朵朵绽放,你意识到不妙后,只好假借饕餮现世一事,试图离开青峨山,跳出棋盘,为自己寻觅一线生机。只是你仍是太小觑我们莲花峰的谋划了,在南瞻部洲,你在哪里不是深陷棋盘?凉州城?铁碑军镇?朱雀王朝?还是以后的西域?陈青牛,你逃不掉的。”

    范玄鱼叹了口气,最后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言语:“天网恢恢,大道无情,圣人对弈,袖有乾坤,指下山河,千年棋局。谁让你……是你呢?既然如此,你就认命吧。”

    妇人嘴角有笑意微微荡漾,如幽幽深潭的水草。

    ————

    吴摇山回到自己祖传的书铺,抬头看了眼匾额上“意气”二字,摇了摇头。

    帮忙打理书铺生意的少女小跑到他跟前,“之前跟随吴叔叔离去的两个年轻客人,方才送了几套品相极好的孤本书籍,说是原本就要送给咱们书铺的,只是先前忘了拿出来,于是便返回送书来了。我不敢收,太珍贵了,可是她们两人放下书就走,我拦也拦不住。哼,某人倒好,非但不帮忙拦阻,还劝我收下那些善本,真是钻钱眼里了,如此价值千金的书籍,吴叔叔不亲口答应,如何能擅自收下……”

    吴摇山柔声道:“你做得没错,是该拒绝的。不过话说回来,收下就收下好了,大不了以后再见面,我回礼便是。”

    少女欢快点头。

    他双手负后,望着书架上的孤本善本,感慨道:“你们啊,养在闺中人未识……”

    他突然喊住那位少女,“吴叔叔临时记起些事情,可能要马上离开京城,书铺的生意,恐怕还得你们俩照看着。”

    说到这里,他微微低头,双手合十,笑脸温暖。

    少女有些惊讶,也有些伤感,不过仍是笑道:“吴叔叔你放心吧。”

    吴摇山打趣道:“下次吴叔叔再带礼物回来,就给你找一位玉树临风的俊彦公子,如何?”

    少女满脸绯红,羞恼道:“吴叔叔!”

    她一顿脚,扭头就跑,“我去拿书箱。”

    吴摇山再次喊住她,“这次我空手出门,不背箱子了。”

    少女一脸惊讶。

    吴摇山解释道:“读书累,背书箱更累啊。所以这趟出门,就不给自己找罪受了。也坚决不随便买书,否则归途仍要吃苦。”

    少女笑道:“也对,吴叔叔本来就一肚子大学问了,哪里还需要再看书。”

    吴摇山无奈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这世道书的价格这么贵,实在读不起啊,就只能多走走了。”

    少女挥挥手,故作潇洒道:“吴叔叔,去吧去吧。”

    吴摇山笑着告辞,跨出门槛后,来到人头攒动的大街。

    他站在原地,想了想,轻轻踏出一步,一步之后,他就出现在了琉璃城大观书院的大门口。

    前后两条大街,无一人察觉到丝毫异样。

    大观书院位于琉璃城东面,闹中取静,且并不以建筑恢弘著称,若非悬挂着那块“大观”二字的匾额,恐怕不知情的外乡人,都不会相信,儒教七十二书院之一,竟是如此简陋。

    吴摇山略作停顿后,又一步跨出。

    大观书院的山长,一位貌不惊人却衣衫素洁的佝偻老儒,原本正在书楼顶楼找寻一本古籍,猛然挺直腰杆,转身望去。

    藏书楼这一整层的古老书籍,星星点点,飘起夏夜萤火虫一般的绚烂光彩,许多本书籍上,依稀浮现出正襟危坐读书的“尺余小人”,多青衫儒士模样,若是细看,就会发现那些都是名垂千史的儒家君子和圣人。

    认清楚远处的不速之客后,老人便开始骂人了,“主上年幼,宫闱之争,妇人专权,把持朝政,乌烟瘴气!”

    “若非你吴摇山多次横加掣肘,老夫早就将那两只祸国殃民的狐狸精,一掌拍死。大隋何至于沦落到今天这般田地,无数读书人,如同被朱雀武夫将刀架在脖子上,连寒窗苦读圣贤书,也成了奢望,你吴摇山,身为儒家弟子,非但不忠君报国,还匍匐在妇人的石榴裙下,为虎作伥!千秋盛业,岌岌可危!你吴摇山百死难辞其咎!”

    “你滚出去!我大观书院没有你这样的学生,稷穗学宫更没有你这样的读书人!”

    吴摇山苦笑道:“先生。”

    听到这个尊称后,老人愈发恼火,猛然一拂袖,书楼顶楼的所有“文采书气”都被卷入袖中。

    老人儒衫大袖,一袖之内,仿佛装下了一整座山河社稷。

    老人整条手臂绽放出无数条金色光线,又好似一轮大日握在手心。

    老人冷笑道:“以前你还有点羞耻之心,晓得对书院敬而远之,我也就忍你一忍,如今还敢踏足此地,真当我晏肃怕了你这斯文败类不成?!”

    吴摇山再一次称呼:“先生!”

    老人大喝道:“住嘴,我没有你这种学生!”

    老人满脸怒容,高高抬起手臂。

    大袖鼓荡,天威浩荡。

    这一袖之威,若是无人压制,恐怕整座大观书院都要烟消云散。

    吴摇山只得开门见山,“我可以替青峨山玲珑洞天和莲花峰两脉,答应先生,只等陛下及冠,太后和皇后两人,就会还政于君王。而且在此期间,大隋国势会迎来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朱雀铁骑非但无法进入我大隋南疆腹地,我们甚至可以大军南下,大隋必然一扫颓气,重振国风,所以等到当今天子正式君临天下,到了那个时候,就已经真正是士子读书声,更重于金戈铁马声了,最重要的是,最少百年之内,大隋再无后顾之忧,说不定还希望一跃成为南瞻部洲的文脉正统,更甚至,借此机会,有望将稷穗学宫搬迁至大隋……”

    老人脸色阴晴不定,可那只孕育无穷威势的袖子,终究是没能挥下去。

    吴摇山叹息道:“先生,知道为何朱雀太师庞冰和山崖书院那一位,两人明明文章皆不如你,学问不如你,涵养不如你,却偏偏是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吗?”

    被朝野上下誉为“大隋文胆”的老人,神色寂寞,默不作声。

    晏肃散去一袖子的浩然气,转过身,“你们的谋划,我知道了,大观书院不会插手其中……”

    吴摇山欲言又止,最后仍是没有说出口,身形一闪而逝。

    他想说的是,世间的书生意气,分轻重,和忠义仁勇,分大小。

    你晏肃,我吴摇山的授业恩师,还不够重,不够大。

    在曾是自己最得意的门生离去后,孤单的老人面向书架,抬起手,想要抽出一本泛黄古籍,可是手臂悬停良久,缓缓收回手,喃喃道:“世间若无我这般迂腐儒生,如果读书人尽是聪明人,那么圣人之学和稷穗学宫,何以立道啊?”

    ————

    山崖书院,位于岐山之巅,故而从山脚抬头望去,书院几乎常年隐没于云海之中。

    这一天坐落于险峻崖畔的观海台,四人围坐,无酒也无茶。

    一位高大男子身穿金色蟒袍,极具帝王之气,不怒自威,气势凌人。

    他坐北朝南。

    对面坐着一位面带笑意的老人,高冠黑衣,性灵风神,飘飘欲仙。

    一人身材敦实,其貌不扬,气息内敛,身穿粗布麻衣,但是石桌下,这名汉子腰间的那根碧绿“玉带”,赫然是一条已经头生一角的蟒蛇。

    只有一个年轻人,打着哈欠,意态惫懒,大概实在是无事可做,从袖子里掏出一截紫竹,手指长短,翻来覆去,最后直接啃咬起来,然后一脸崩到牙的吃痛表情。

    他揉了揉脸颊,将紫竹放在眼前,缓缓移动这紫色竹节,透过孔洞,观察其余三人。

    他对面那位粗粝汉子,姓李名彦超,正是大隋南疆边陲的定海神针,二十年来,此人可谓以一己之力,在架剑坡一线,率领麾下嫡系精锐,硬生生挡下了朱雀二十余万铁骑的北伐马蹄。

    他左手边那个身穿金色蟒服的男人,杨元珍,当今天子的亲叔叔,只是有个不太好听的绰号,闭关藩王,裂土分王,辖境广袤,却一心修行,动辄闭关七八年,所以被无数文官弹劾,说这位藩王殿下不问苍生问鬼神。

    右手那位老人,则是他未来媳妇的老爹的老爹,也是儒教七十二书院山崖书院的山长,是稷穗学宫历史上,担任山长时间最久的一位,归功于这位老人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就惊世骇俗地成为了书院山长。这简直比大隋王朝的十四岁科举状元,还来得匪夷所思。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老头子肯定、绝对以及板上钉钉是稷穗学宫那位大圣人的私生子。年轻人私下也当面询问过此事,当时老人笑呵呵,一点不生气。不过一回头,就将这桩趣事说给了自己孙女听,然后年轻人就被未过门的媳妇,从山顶追杀到山脚,最后鼻青脸肿地坐在老人跟前,老人依旧笑眯眯,无比和蔼和亲。

    年轻人小声问道:“老头子,那吴摇山架子忒大,等下要不要我揍他一揍?”

    老人闻言笑道:“那吴摇山可不管你是谁的儿子,他脾气也算不得有多好,我觉得你要是敢动手,他就真敢打死你。小魏啊,信不信由你。”

    老人见年轻人一副鼻孔朝天的模样,继续说道:“要不然你试试看嘛。”

    年轻人白眼道:“我傻啊。”

    老人爽朗大笑。

    面对年轻人的言行无忌,杨元珍和李彦超全然视而不见。

    因为在座四人,只有三人是平起平坐的,那个叫魏丹青的年轻修士,只是靠着一层层显赫身份的重重叠加,才勉强有资格坐在这里。

    大隋皇叔杨元珍也好,大隋武将第一人李彦超也罢,归根结底,只是给书院老人一个面子而已。

    一袭身影飘落在观海台上,正是青峨山客卿吴摇山。

    老人和李彦超起身相迎,杨元珍视而不见,纹丝不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