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七章 宋玉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你为何不退出这争天下的漩涡,岂非亦可不负平生吗?”

    杨宣凝冷笑的说着:“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如是一年前,我只有一郡二郡的时候,投靠不失公侯之位,如是现在,无论投靠谁,只有身死族灭的下场,这点无需讨论,再说,我的数十万部下的前途和性命呢?时到现在,只有逆河而上,就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周旋到底。”

    宋玉致沉吟片晌,轻轻的说着:“既是如此,你和我说这些干什么呢?”

    杨宣凝长身而起,俯首看她,柔声的说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玉致啊,你信也好,不信亦好,你我都是身不由己的人,既然命运把我们联系在一起,何不抛开一切,从头开始,培养彼此的感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呢?”

    此时,杨宣凝卓立桌边,只要移前少许就可触碰到她的女体,俯首下视,更是可以看清楚她的容貌。

    宋玉致回过头去,只见太阳在中天,照耀着整个天地,此时,这个庭院静静无声,她若有所思,然后才回头来,深深的注视他,叹的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诗真是神来之笔,难怪爹说,你天才纵横,又天性桀骜不驯呢!真像当年晋王。”

    隋炀帝的风采,的确是一世之绝,此时李世民还没有表现出足够挑战他的资历,因此,白手起家的杨宣凝,在许多旧人看来,的确是如此的相似,都是如此的惊才绝艳,都年少有为,都风流倜堂,要知道,隋炀帝的文才,也是绝顶一流的。

    把握了此心,顿时知道为什么宋缺如此的犹豫了,如是和隋炀帝一样,自持其能,多是好大喜功,只怕不是天下的福气。

    杨宣凝哑然失笑,说着:“圣上继祖父基业,从无挫折,虽雄才大略,但是却一旦收挫,就难以收拾局面,再说,隋文帝得江山,非血战而来,而是篡夺,名分不正,所以今日圣上难有依靠之力,我岂如此?”

    这话说的实在,其实名分正不正的关键就在于一个要点。

    那核心就是国家老不老的问题,篡夺的国家,国家中体制、家族、贵族、门阀,都占有大把的利益和实力,盘根错节,皇族也难以有足够的空间和利益来生存发展,甚至彼此还不断有摩擦,导致君臣离心。

    而如是自己一手打造的帝国,原本的既得利益者,至少清洗了一半以上,腾出了足够的利益和空间给皇族,以及给了开国权贵们,不但皇族实力庞大,而且这些开国权贵,也为了自己的利益,紧密跟随皇帝,形成攻守联盟,这样的话,只要二代皇帝可以守成,基本上数百年基业就成了。

    隋炀帝,根子上,失败就失败在这点,同样是讨伐高丽,李世民也大败而回,折损将士不计其数,为什么没有动摇根本?原因就是统一而非篡夺,其次就是百姓思安,再次就是各个豪杰,在先前的战争中,死的差不多了,自然没有人能够起事。

    一世豪杰,自然一世之用,消耗完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宋玉致听着,默然半刻,然后才说着:“爹请你进磨刀堂。”

    杨宣凝听了,哈哈一笑,就自起身,而尉迟敬德率百名精兵,还自跟随,进门后是一道横越池塘花圃的曲廊,沿廊前行,左转右曲,放眼四方,绿荫遍园,步移景异,意境奇特。

    曲廊尽端是座六角石亭,恰是池塘的中心点,被石桥连接往环绕庭院一匝的回廊处。石桥宜指另一进口,隐见其中是另一个空间,古树参天,茂密硕壮,生气勃勃。

    杨宣凝穿过石亭,过桥登廊,通过第二重的院门,眼前豁然开阔,尽端处是一座宏伟五开间的木构建筑,一株高达十数丈的槐树在庭院中心气象万千的参天高撑,像罗伞般把建筑物和庭院遮盖,在阳光照耀下绿阴遍地,与主建筑浑成一体,互相衬托成参差巍峨之状,构成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杨宣凝制止了近卫继续跟随,先绕槐树一圈缓行欣赏个够后,才看上了有牌匾刻上“磨刀堂”三字的建筑物的白石台阶。

    磨刀堂空间极大,可容上百人一起练武,而在这时,空间空空如也,一人直立中央,体型挺直,两手负后。

    杨宣凝露出一丝冷笑,手按刀柄,直达而上。

    每踏一步,他的精气神都无休止的攀登,直到踏上最后一阶之时,稳稳站立于大堂之中,整个人已经和刀合二为一,刀上黄芒,透鞘而出,照亮了本来有些昏暗的大堂之上,更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自刀上而流露,这本是霸刀的本意。

    四眸相对,风云而起。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