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身走到院子外面去了。沈榆帮沈妈妈将黄豆捡回簸箕里后,就追出院子,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瞧不见沈爸爸的人影儿了。这也难不住沈榆,她还是知道沈爸爸习惯去哪里。就往她们家房子后面的池塘走去,远远地就看见了沈爸爸蹲在池塘边的柳树下,一口口地吸烟,眼睛呆痴地望着远方。
沈爸爸总是这样,沈妈妈稍微做错点什么,他就生气的跟什么似的。在沈榆的记忆里爸爸很少和妈妈说话。倒是经常听到妈妈喋喋不休地和爸爸说话。爸爸除了会骂妈妈,别的时候都不理妈妈。他就是那么一个寡言少语的人,还经常的半夜不见人影儿。每次妈妈便去找,大半宿的整个村子都能听见她扯着嗓子拉长音儿的“榆儿她爸,榆儿她爸……”的喊着。有几回还将人家的小孩子吓着了,妈妈还要端着半碗小米儿,拿着几个鸡蛋,请村里的老人帮人家小孩叫魂儿。
沈榆小时候不知道什么,长大了懂事儿了,才给她爸妈的生活下了断语“不幸福”。其实不但他们这家子,农村里很多家庭都是为了成家而成家,可没城里男女因为爱情才结婚的那档子事儿。就算沈榆的家离城里很近,就在城边子上,城里的进步思想还是薰不到这些泥巴里刨食吃的乡下人。
还是听别人说的,沈榆的爷爷带着沈榆的爸爸和黎叔在城里混过一段日子,也做个小买卖啥的,后来爷爷病倒了,黎叔疯了,她们家在城里熬不下去了,才回到村子来。好歹还有一亩半亩的地,能种粮食饿不死人。三间旧房子修整一下也能住着,这样勉强的生活下来。沈爸爸虽然是打小在村子里长大的人,但是人总是沉默寡言的,也不跟村子里的人来往。全靠着沈妈妈脾气好,啥亏啥不好听的话都能在她这里消受了。慢慢的建立起了好人缘,有什么事儿要是喊邻居,人家也愿意来帮衬着。
所以村子的人对沈妈妈的评价都比沈爸爸高。有些人还对沈榆说过,沈妈妈也不是一般的人,是识文断字的大学生。
沈榆回来问妈妈是不是这样的?沈妈妈当时就笑着说,“别听那些人瞎说!我是个孤儿!没父没母的!幸好你爸爸不嫌弃我,这样凑到一起混日子,才能活到现在,要不然早就饿死街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