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卷 锁链群岛 第二十六节 纠缠[额外第三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80zw.la
    一点四十五分,“广州”号上的九门400毫米主炮的怒吼标志着严师琪将他的主力投入到了战斗之中。到一点五十分,31战列舰编队里的四艘战列舰全都找准了自己的目标,然后扬起了炮管,将重量超过了一吨的披帽穿甲弹打向了美国舰队里的那几艘战列舰。

    唐帝国战列舰主炮使用的穿甲弹有两种,一种是在21年,也就是战争爆发的那一年服役的21式穿甲弹。这种穿甲弹重1050公斤,装100公斤炸药,其装药量可以说是世界上所有同类穿甲弹中最大的,就连“大和”后来使用的460毫米穿甲弹的装药量也远远不及。实际上,这是唐帝国在战争初期主要为对付日本的“扶桑”,“金刚”,等战列舰设计的穿甲弹,准确地讲,应该是半穿甲弹。

    当时,“扶桑”,“金刚”,等战列舰的装甲防御是出了名的糟糕,日本除了“大和”之外的战列舰并没有采用重点防护的装甲敷设方式,仍然是全面防护,因此主装甲带并不够厚,而其装甲钢的质量又是出了名的差。因此,即使是21式半穿甲弹仍然能够很轻易的解决掉日本的战列舰,甚至连“尊严”级用的17式穿甲弹都能够很轻易的击穿日本战列舰的主装甲。在没有必要继续提高穿甲能力的时候,增大装药量是提高炮弹威力的有效办法。不过,日本的联合舰队很快就完蛋了,除了战争初期双方的几艘老式巡洋舰在琉球岛打了两次无伤大雅的海战之外,实际上,双方的战列舰一直没有碰头的机会。结果,21式穿甲弹基本上没有派上用场。到了美国参战之前不久,唐帝国海军才发现,21式穿甲弹对付“科罗拉多”级之前的美国战列舰还算犀利,可面对“北卡罗莱纳”级之后的新式战列舰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23式穿甲弹应运而生。因为该穿甲弹是在23年底定型的,因此就被称为23式穿甲弹。第一批量产地23式穿甲弹在24年初送到了第三特混舰队,正好赶上了“马里亚纳群岛战役”。可当时海军仍然有不少21式半穿甲弹,因此在歼灭“z舰队”的作战中,仍然主要使用21式穿甲弹,23式穿甲弹只用了100多发。

    23式穿甲弹重1200公斤,是重径比最大的穿甲弹之一。实际上,“重弹”(指炮弹的重量与口径比偏大)是美国海军的发展传统,在一战时。唐帝国海军仍然不怎么喜欢重弹,因为重弹降低射速,降低炮弹的初速,还将减少弹药储备数量。在速度重要,还是重量重要这个问题上,唐帝国之前是一直偏向于速度的,即炮口初速高的穿甲弹更有效。

    实际上,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在远距离炮战中,重弹地存速能力好。而且剩余能量大。穿甲能力反而更优秀,这也是美国海军为什么偏重于重弹的原因。

    21式穿甲弹就是“轻弹”,虽然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证明这种半穿甲弹的威力对付老式战列舰已经足够了。但是在面对各国海军装甲更厚,防御更强的新式战列舰的时候则有点力不从心。在唐帝国海军的试验中,21式穿甲弹甚至很难在10海里的距离上击穿350毫米的装甲钢板,而当时,美国的三种新式战列舰,还有英法地新式战列舰地主装甲厚度都超过了350毫米,有的达到了400毫米,甚至有的部位接近450毫米。显然,21式穿甲弹根本就对付不了别地国家的主力战舰。

    无奈之下,唐帝国紧急启动了新穿甲弹的研制工作。而且很快就有了结果。实际上,23式穿甲弹上采用了大量的老技术,最大的变化就是减少了装药量(仅18公斤),增加了炮弹的重量,并且采用了铜披帽。

    披帽的最大好处就是让炮弹在大着角的情况下不至于弹飞,仍然能够直线前进,穿透装甲,对穿甲能力并无多少帮助(这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0zw.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