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老字号,他上辈子去北京出差时,在两家店里都曾品尝过。这一世初来北京时,他还四处打听过,但对北京城吃喝玩乐门儿清的三尺,对他拍胸脯说,没有这么两家店。
怎么那“便宜坊。突然冒出来?还一下成了百年老店。沈默不信道:“米市胡同我去过,怎么没见过这家店的招牌?”
“我可不是瞎咧咧”徐渭拿起一片薄薄的刀刃,一个,雪白的碟子,便将鸭肉飞快的削片,他有一手好功夫,又肯在吃上花时间,身手十分的熟练。只见他手掌翻飞,细嫩的肉片便如下雪般堆积在洁白无瑕的瓷盘里,光看着都是一种享受。
手上干着活。却一点没耽误说话,只听徐渭道:“这家店确实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了。据说是当年成祖爷迁都,一个姓王的南京人,跟着一家大官来到了北京。在米市胡同开了家澜炉烤鸭的小作坊。因为这家店的烤鸭加工考究、味道鲜美、价钱还很便宜,所以生意一直很红火,一直开到现在
“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沈默道:“想不到“便宜坊,都已经是百年老字号了
“这家店是老店不假,但“便宜坊,可不是老字号”。徐渭难得能教沈默一次,得意道:“因为这家店原本是没名的,便宜坊这个名字,是新近才取的
“原来如此沈默颌道,原来三尺那个是老黄历了。
“取这个名的人,说起来还是你的同门呢。
。徐渭道:“猜猜他是谁
“是杨继盛吗?”沈默想一想,报出个名字道。
“你神了啊徐渭吃惊道:“怎么猜到的
“因为就他家住在那条胡同里”。沈默道:“当时张居正和王世贞,还带我去找他喝过酒呢
原来杨继盛与这家烤鸭店的老板是街坊,来北京做官后,常吃他家的烤鸭,但见店铺连个招牌也没有,便问他为何不取个店名。
老板知道他是大官人,又十分敬重他平素的为人,便顺水推舟道:“不过是个方便宜人的小店,也就一直没起名字,大官人要是不嫌弃,还请赐个名吧。”杨继盛道:“你家的烤鸭贵在物美价廉,连我这穷书生都吃得起。不如就叫做“便宜坊,吧!”老板一听十分顺口,不由喜上眉梢,赶紧取来文房四宝,请杨大人词字。
杨继盛也不推辞。一挥而就了三个工工整整、力透纸背的大字,老板如获至宝,请人精心制作了匾额,悬挂在门庭上,这才有了“便宜
。 把皮肉都片下来,徐渭将鸭架子递给边上伺候的侍女,道:“让厨房煮个汤,那味道很鲜很鲜的,”沈默又小声吩咐那侍女几句,才让她端着鸭架子下去。
徐渭早从厨房端来了蒜泥,还有甜面酱,便夹着片好的烤鸭,先蘸着蒜泥、又蘸下甜面酱,送入口中慢慢咀嚼,一脸享受道:“肥而不腻,爽滑顺口,简直如见贵妃啊!”
如果杨玉环听说自己被比成烤鸭,不知会不会气得活过来。
他吃得欢实。却不见沈默动筷子,便咽下口中的食物道:,“你怎么不吃?”
“我不惯这种吃法,待会上点小料再说。”沈默微笑道:“你怎么想起去买烤鸭来了?再说他们家怎么过年还不打样?”
“嗨,这是我半个月前定下的。”徐渭道:“去取的时候听说,他们以前没做过这么大买卖,一下子接多了活,还得再有三天,才能把年前订下的烤鸭烤 ”
“买卖竟如此之好?。沈默奇怪道:“一块牌髅有这么大魔力?”
“这也算是因祸的福吧。”徐渭道:“也不知哪个贱人,将杨继盛为“便宜坊,题匾的事情,传到了严世蕃的耳朵里。那孙子最恨杨枚山了,便授命宛平县令,关了这家店面,还要没收那牌匾;那店主仰慕杨枚山高义,拼死护那牌匾,最后被衙役打成重伤,险些身亡说着快意的笑道:“这事儿一下传开来,老百姓都被店主感动了,蜂拥到他家里,让他帮着做烤鸭,买了拿回家去吃;等我听说了过去时,就见现在不开店的买**开店时还红火,想多买几只都不可能”可见公道自在人心,堵是堵不住的
沌默点点头。道:“杨根山在天有灵,也会欣慰的。”这时候,那侍女去而复返,端上了一碗甜面酱,一碟薄面饼 还有码得整整齐齐的葱白、黄瓜条、和萝卜条。
沈默用筷子挑一点甜面酱,抹在薄面饼上,再放几片烤鸭盖在上面,再放上几条葱白、黄瓜条,将薄饼卷起来,递给徐渭道:“尝尝这种吃法,看看比你那种如何?”
微胃接过来;尝试着咬一口,别有一番酥脆爽口,似乎比单纯的大口吃肉,更有些意境在里头,不由连连点头道:“比我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