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楔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茶。

    “请问这本自传的作者是你家族里的人吗?”馆长没有客套,开门见山地说。

    “不,家父生前曾与我说过,这本书是一位收藏家赠送他的,但他没有说是谁。”年轻人又迫不及待地问道:“自传里的内容是真实的吗?”

    女秘书将香茶送来,悄身退出。馆长对年轻人做了个请用茶的动作,缓缓说道:

    “历史是胜利者和统治者书写的,历史没有芜菁之分只有真伪之辩,历史学者的责任是去伪存真。惭愧的是,我们历史学者只能研究属于‘过去时’的东西,‘现在时’是社会学者的研究范畴。”

    年轻人听得有些糊涂,问道:“您指的是这本自传里的内容仍然对当今社会有影响?”

    馆长沉吟片刻,说道:“据我所查,自传的作者在中国近代史上确有其人,他所记叙的事情都与其他史实能够一一佐证……但是,不论台湾还是大陆对中国近代史已盖棺定论,并获得世界史学界的承认,这本书不会改变什么。”

    年轻人刚要开口说话,馆长挥手制止,轻声说道:“你可以找一个中立的历史学家来评判这些事,比如美国或英国的史学家……”

    馆长秘书推门进来为茶杯续了些热水,问道:“还需要些什么吗?”

    馆长微微皱起眉头说:“没什么了,谢谢你!”

    看着秘书掩上门,馆长看着她的背影,苦笑着说:“这是‘党国’给我派的秘书,我只能按照统治者的意图书写他们认为满意的历史。所以,你不可能从我这里得到什么真实的历史。”

    “历史就是历史,是任何人更改不了的,可是您为什么这么说呢?”年轻人不解地问。

    “拿《史记?秦始皇本纪》来说,里面写‘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大陆说这是丑八怪的模样,可是我们则解释成严肃又英俊的样子。可见,所谓历史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随心所欲的做出解释。”老馆长接着说:“还有一点,书写历史的人,让历史事件流传下来的人,也会根据社会环境或是上层统治的需要―更有甚者,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进行添加、删改。”

    年轻人锲而不舍地问:“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您的话,自传里的事情都是真实的,只是台湾当局出于种种顾虑不愿承认进而刻意掩盖?”

    老馆长没有正面回答,拿起办公桌上当天的“中央日报”,指着一条消息嘲弄似的说:“又要戒严了,这个‘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比宪法都要厉害唷!哪个还敢乱说乱动?!”

    年轻人看到报纸上的内容是尼克松访华和日本准备与大陆建交的消息,这些消息足以刺激台湾当局敏感的神经,一戒严,监狱里的政治犯就人满为患。

    这个生长在欧洲社会中的年轻人对中国式的婉转暗示似懂非懂,对馆长说的话不十分明白,只能带着遗憾的心情离开了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转天便飞回了伦敦。

    年轻人回到伦敦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一九七四年,英国剑桥大学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