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雇半耕,偶尔也请请短工,在农忙时协助收割。除了十几户佃农外,还有二十几户平民,都有自己的耕地,有的多,有的少。男人耕种,女人纺织,农忙时,『妇』人也不得不下地劳动。
村东口是通往城内的大道,两边长着浓茂的桑树,腊月天,桑叶凋落,只剩下一团团褐『色』枯枝。远处是一片片浮着积雪的农田,荒野空漠,寂寥无人,几个丘陵在天地穷处默然悚立,极象一幅惨淡若眠的郭熙《关山春雪图》。
但一大早,安静的郑家庄居然热闹起来。
家家户户都出来了人,看着牛车上的少年。
郑家的败家子,丢了那么大的丑,居然又出来了?
一个个很好奇。
其实郑家下人也在说,自家小主人『性』格真的改变,可谁去相信?
一个个指指点点,宋伯担心的扭过头来,看了一下小主人。发现他盘坐在牛车上,脸上表情无喜也无忧,心里有些喜欢,想到,难道这一顿打,真将小主人给打好了?
老百姓眼里还是不同的,众人的指点,安若泰山,是叫执『迷』不悟。身边穿着黑『色』裘袍(不穿真冷啊),里面穿着白『色』的里单,黑白分明,颜『色』搭配得很好看,是谓继续纨绔。边上坐着四儿,穿着朴素的厚麻冬裙,还要替郑朗一会儿塞暖壶,一会儿挪『毛』坐毡,一会儿正衣(不想带她来,偏要来),是谓好不了。
牛车驶过,留下一路闲言碎语,有的『妇』人居然当着郑朗的面,对家中的孩子说:“看到没有,别学此人,一学,多大的家产也能败完了。”
“大郎,那些人真可恶。”四儿不平的说。
“乡里人,观念朴素,善恶分明,若是原先,他们说得倒也不错。”郑朗睁开眼睛,淡淡地说。
“可管他们啥事?”
“四儿,大路不平有人铲,不平了,说两句,总会有的。官家做得不好,老百姓还能指指点点呢。”
“大郎说得好啊,”宋伯欣慰的吼了一声。谁说郑家就能败下去呢,有少主人这句话,郑家还能发达起来!心里面高兴,牛鞭儿扬得响,“驾!”,大黄牛跑得欢。两个时辰后,牛车就到了郑州城外。
与宋朝大多数城市一样,经过几十年发展,又因为宋朝对商业的鼓励,城市人口增涨很快。汴梁城挤不下那么多居民,于是往城外发展。郑州城也有类似的情况,城市出现了一些坊里,一排排的沿着护城河,延伸到远方。沿街的地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