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滔本以为东家如此爽快的预支了三个月薪水,报纸之事必定非常着急,只是等他第二天到达悦来客栈拜访王韶后,才知道这份报纸根本是个空架子,不,连空架子都没有。
没有办公的地方,没有机器,甚至连人手也只有他一个光杆,一切都得由他从头做起,王滔大为泄气,只是此时由不得他退让,一百五十两白huāhuā的银子已经jiāo到妻子手中,不可能退回去,再说,从无到有创造出一家报纸岂不是更有成就。
王滔拿出狠劲,没有办公地点,他自己拿出五十两银子租了一个小院,下层住人,上层就当成办公地点;没有人手,他写信给自己的好友,很快招募了三人作为他的助手;没有印刷机器,他凭着与《墨海书馆》的关系,租用了他们的机器,竟然仅用了七天,就拿出第一份样稿。
当王韶看到王滔拿出样稿来找自己时,王韶吓了一大跳,他本来打算至少等到租界内的房子建成后,有了办公地点再发行报纸,没想到这么快王滔就拿出了报纸的样稿。
看了看王滔的样稿,这份样稿中规中矩,排版和书籍差不多,大小只有书籍四倍左右,两面进行复印,内容则是摘抄了一些邸报上的东西,还有一篇王滔自己写的关于基督教来历的文章。
虽然王滔眼眶深陷,头发luàn成一遭,为了这份报纸付出了极大心血,王韶还是摇了摇头:“这不行。”
自己数天的心血,东家只是扫了一眼就说不行,王滔有点不服气,道:“如何不行?还请东家指点。”
“报纸名称是什么,没有名称,以后报纸多了百姓怎么区别,还有这个报纸版面太小,看上去有点单薄,必须加大版面,至少增加一倍,排版不要竖排,不妨采用横排,以示与书籍区别。内容吧,也要改进,我们报纸的宗旨虽然是要让老百姓明白外界的事务,使之睁眼看世界,但必须潜移默化,不能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这上来。你写的这个洋教来历很好,只是用语太过生硬,可以将语言改得更活泼一点,更加贴进老百姓。报纸不光是登国家大事,还要留出版面登一些老百姓身边发生之事,这样受众才能更广泛,光是文字不行,还要配图片,我明天就让旗昌洋和去,看看能不能定到照相机……”
王韶哗啦啦说了一大串,停下来才发现王滔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眼睛全是崇敬之sè,王韶只得咳了两声,王滔才回过神来。
“东家,你以前一定办过报纸,不能怎么懂得如此之多。”
“哥们没有办过报,不过报纸倒是看到无数。”王韶得意的想,只是这话却不能说出来。
“我就去按东家的要求改过。”
“等等,你报纸的名字确定了没有?”
“还请东家赐字。”
“就叫环球时报吧。”王韶也没有客气,这个名字本来就应该他来取,只是本以为还要再过一两个月报纸才会出来,一时没有顾上,没想到王滔如此迅速就将报纸nong了出来。
“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王滔念了数遍,越觉得欢喜:“这个名字好,这个名字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