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所欲为,而没有一点办法。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使得汉军在后方遭受的损失,远远大于比与突忽正规军作战时的伤亡。
汉帝国内阁对张熙的提议,争论了一两年。眼看着国库一天天的空虚,最后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勉强通过了这项提议,并取名为“红色讨伐令”。
此令一下达,早已心怀愤怒的汉军便大开杀戒。此前被怀疑成叛匪的人,统统被斩杀,家眷被拍卖。杀红眼的军队,即便面对一个未满月的婴儿,只要怀疑他有威胁,就可以将他杀死。这样的屠杀越演越烈,到后来汉军遇到村庄就屠杀,看见人就斩首。
不过,屠杀的成效也立刻显现出来,除了逃入山里的突忽人外,大月等三州的平民,基本上被洗劫过一遍,所有有怀疑的人都已不存在。后勤道路,也因此畅通起来。汉帝国又尽全力调集了七个甲等军团,三个驻扎后方,四个进入新罗、度信两州。
突忽人溃败了,正规军被彻底消灭。汉军又接着在这两州内实行屠杀。不到两年时间,这场旷日持久的讨伐战便结束。五州人口也从叛乱前的两千万,到结束时只剩下了不足一千万。
在这场规模巨大的叛乱中,汉帝国也损失惨重。十个甲等军团,都先后上过战场。各军团到战役结束时死伤减员大半,战后重组又耗费了巨资。此后,汉帝国国库的亏空便一直没能填补上。
红色讨伐令虽然残忍,但是很有成效。如果不下达红色讨伐令,这场叛乱还要持续多长时间?没有人知道。可是战后,首先提出这个建议的张熙,却遭遇了一场灾难。
叛乱结束后没有多久,国内一些人,就开始叫嚷帝国的仁义到哪儿去了?难道象我们这样的文明人,只会去屠杀无辜的平民吗?难道我们的军队只能杀害婴儿吗?他们有什么罪?无辜屠杀平民,我们和野蛮民族有什么区别?
汉国应该以仁义治国,以宽怀为本。对待有罪之人,应该善意的去教化他们,而不是赶尽杀绝。张熙是嗜杀成性的刽子手,是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犯,是披着人皮的恶魔。
反对之声、叫骂之语,在朝野、在院校、在民间学者界,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张熙背负上了屠夫的恶名。面对纷至沓来的上书、上表甚至血书,内阁沉默了,皇帝也沉默了。面对罢免张熙职务的要求,更换胡公家族家主的要求,甚至赐死张熙的要求。一边是功不可没的平叛功臣,一边是激愤难平的各阶层人士,帝国高层陷入了两难的处境。
在一片谴责声中张熙自愿辞任,申请离职回家修养,内阁及皇帝也顺势批准了他请求。张熙回家后不久,便郁郁而终。临死之时,口中还喃喃自语:“我问心无愧!”
对于张熙的死,朝廷只追授了他上将的军衔,连个封号也没有赐予,就匆匆了结。汉帝国编修司在记载张熙平生传记时,也是了了数行字而已。
张熙之死及其遭遇,在反对屠杀的人中引起了欢庆。纷纷传语,这就是残暴者的下场,自古从白起始,搞屠杀的,就没有一人会得善终。张熙还算幸运,他是胡公世家的家主,又是皇帝的姐夫。所以没有被赐死,不然白起就是他的下场,说不定满门都会因此获罪。
在言论的影响下,汉帝国内阁又制定出红色讨伐令的细节规定。新的红色讨伐令规定:战时只能斩杀确认为叛匪之人及其亲属或者亲匪之人。战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保留下来用于拍卖。
平民在没有证据指认他和叛匪有联系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屠杀。只能收缴那些通匪人家的财物,一般平民家的财物则不允许抢夺等等。
在本次的平叛突忽及高句丽战役时,汉军都是比较文明地执行红色讨伐令,军法处也是严格监督。这样的规定在辽东四郡效果还不错,可是在西部五州却是寸步难行。
大月、大宛、乌孙三州的突忽叛匪们,靠着后方的支援,靠着当地平民做为耳目,他们一直牢牢的拖住汉军的前进步伐。让后方新罗和度信两州的突忽正规军得到了充分的整备时间。
五年中,突忽正规军已经达到了五十万,里面包括了新组建的骑兵部队。虽然他们的武器装备还不能与汉军甲等军团相媲美,但数年的训练,也使得军队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突忽又新罗、度信两州实行平民轮训制度,农闲时候,全体青壮年都要集中训练。
此时,伪突忽汗国一声令下,便可在农闲时集中一百万人步军、二万骑兵,后勤人员则可达到三百万人。突忽人已经不甘心蜷伏于后方,他们准备发起一场冬季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