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秦恨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六年,也就是秦国灭韩的这一年,赵国境内遇到严重旱灾,国内极度缺粮,饿死民众无数,国内民心一时动摇。而秦军趁此良机加快了攻灭赵国的步伐,公元229年五月,秦王赢政派王翦为大将领大军二十万兵出壶关、派大将杨端和领兵二十万出河内,一北一南夹击邯郸!
消息传出,诸国震恐,赵国尤为慌乱,赵王迁大惊之下,急招赵国名将李牧及司马尚入宫议事!
巍峨、华丽、古仆的赵国王宫,规模庞大,色彩艳丽,宫庭楼阁、歌台舞榭何止千计!从空中望去,那宏大、壮观的庞大建筑群让人禁不住地赞叹z国古代劳动人民无与伦比的杰出创造力。
这座王宫现的主人是赵王迁,他母亲原为歌伎,他血管里也就流着母亲音乐的血液,他不但喜欢音乐,而且是深通音律,谱曲填词,所得新作,莫不在邯郸家家传颂,随之传遍天下。
君子德风,小人德草,风吹草偃,上行下必效,赵王喜欢音律声色,赵国朝野上下也就莫不嗜声色若狂。就这样赵国王宫里每日都是莺歌燕舞,鼓乐不断,赵国朝吱,君臣上下都在过着醉生梦死一般的日子。
然而,今日的赵王宫却一点也没有平日里的浮华和脂粉气息,反而平静得有些吓人。除了遍列宫禁的执戟甲士们有些沉重的呼吸声外,几乎听不到一点杂音,甚至连宫女和宦官们走路时都小心翼翼地唯恐发出一点声音。
一切的一切,都透出一股反常的意思,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今天赵王迁心情不好,而且是非常的不好,在短短一个时辰之内就已经有三名宫女、四名宦官只是服侍稍稍不周便被暴怒的赵王迁命甲士拉出去好一顿毒打,以至奄奄一息。于是,诚惶诚恐的甲士和官侍们都开始小心翼翼地侍候着赵王迁,唯恐稍有不慎,轻则遭打,重则丢命。
而大殿之外虽然安静佯和,大殿之内却是充满了紧张的气息:心情烦闷、气色紧张的赵王迁正坐卧不安的观看着手中的边庭急报,那苍白、削瘦的脸庞,浮肿、无神的眼睛无不显示着这是一个放纵酒色的君王。
每当苦恼的赵王迁一看到秦军又向前推进多少多少里、又斩杀多少多少赵国兵士时血压就禁不住地一阵阵升高,头脑也禁不住地一阵晕眩。心中暗暗叫苦之苦之余,因酒色过度而显得削瘦苍白的脸庞更加有些惨白得没有一丝血色!整个大殿内时常传来胆小懦弱的赵王迁一阵阵心慌神摇、歇斯底里般的惊呼声:“秦军势如破竹,这如何是好?”“一群废物,平时就只知道吃国家的禄米,危难关头却不能分寡人之忧!”“苦也,谁来救寡人?”……
就在这时,殿外猛然传来一阵甲胄摩擦的声音和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不久便听到殿外的宦官小心翼翼地禀报道:“启禀大王,李牧右相和司马尚将军求见!”闻言眉头一振、脸色一喜的赵王迁急道:“这狗才,罗嗦什么,还不快宣,不,快请两位将军入殿!”宦官慌了,连忙一路小跑出殿,请李牧、司马尚入殿。
不一会儿,随着一阵沉重有力的脚步声,两员战将已经迈步入殿。仔细看来,其中一位约在五旬左右,头发稍白,身材中等,体形修长,英武刚毅的脸上却因为一双略显秀气的卧蚕眉而带有一些儒雅之气,深遂而黑白分明的一双大眼则仿佛掩藏了无穷的智慧,整个人因此显得具备一种集英武与儒雅,刚猛与睿智于一体的独特气质,此将正是战国未期赵国名将李牧是也。另一员将领大约五旬有过、六旬不到,虽然是名老将、头鬓渐已斑白,但身材却要比李牧高大些,体格也十分健壮,英武非凡的国字脸上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眸使得他显得杀气腾腾、不怒而威。这两人便是赵国如今硕果仅存的两位名将。
赵王迁一看李牧、司马尚二人入殿,喜得急忙起立迎了上去,一把抓住李牧的双手,满色急切、诚恳之意地大叫道:“李将军,赵国危矣,寡人危矣,爱卿速救寡人!”李牧心中暗暗苦笑:“为什么秦国的君王一代都比一代出色,而我赵国的君主个个却都是这般懦弱之辈呢!?秦兵尚还远离邯郸却便慌成这般模样!”面色稍稍一变,随即恢复了正常,平静地道:“大王休慌,只要有李牧在,秦军休想踏进邯郸一步!”
赵王迁闻言大喜道:“李将军真仍我赵国之中流砥柱也!现今秦兵压境,李将军不知有何计可以御敌!”李牧闻言微微一笑道:“大王不必着急,不如还是坐下说话吧!”赵王迁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是,是,寡人糊涂。两位将军快快请坐,来人,香茗侍候!”两名宫女闻令飞快地奉上香茗便退了下去。
李牧稳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