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七章 国之发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换了一下对英宗赵曙现在身体的状况意见,两个人都认为太上皇现在情况良好,清醒过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也让孙用和大开眼界还想朝王静辉借阅《问天录》学习,他也一口答应下来。

    在王静辉和孙用和两人讨论英宗赵曙的病情之后,颍王赵顼把王静辉单独叫了出来走进一座偏厅王静辉看着面『色』也有些憔悴的颍王赵顼,心中也是无限感慨:等到后天他便真的成为历史上的神宗了,自己凭借着医术和原有的历史知识延长了英宗赵曙的在位时间,不知道马上就要成为神宗皇帝的赵顼是不是能够走出历史的怪圈呢?!看他这份神『色』看来是自己有些误会他了,在这短短的几天里突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也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颍王赵顼斥退左右太监后,便低声对王静辉说道:“改之,枢密院富公那里已经在两天前将加强边关密令发送出去。几个时辰之前汴都郊外天罚岛已经将所有库存的各种火器全部由重兵押送上路。分别送往宋夏、宋辽边境上重兵把手的关隘,估计最快的宋辽边境十天后便会陆续接到这些火器发放到各个守备大营!”

    颍王赵顼刚才话中地“天罚岛”就是大宋大威力火『药』和火器地制造中心。那里戒备森严,其安全度在王静辉的建议下堪比皇宫大内一般,简直是飞鸟难渡。王静辉虽然没有踏上天罚岛半步,但取名“天罚”这样杀气腾腾地名字也是他当初的手笔。那时英宗赵曙正在被宋夏战争的辉煌胜利而鼓舞,王静辉苦劝之下才放弃了这样的想法,不过为了勉励老丈人地雄心不灭,他特建议英宗赵曙亲笔提名大宋火器制作中心为“天罚”,寓意“犯我汉人强权者必遭天降之罚!”,英宗赵曙欣然答应了他,这才有“天罚岛”。

    两天前,王静辉给英宗赵曙行险下针灌注『药』汁救醒了老丈人后,除了韩琦、富弼他们得到了最重要的传为诏书之外,他还跪请英宗赵曙发下了边关严加戒备的命令。以防辽国和西夏趁火打劫,赵曙和众位大臣心中也不含糊,当场就让韩琦和富弼拟写诏书加盖枢密院与中枢的密印发送到有关的部门去执行,这也是英宗赵曙在位以来以皇帝的身份发下的最后一个命令。

    在王静辉的记忆里,历史上在英宗赵曙去世之后,西夏和辽国都趁着大宋国丧的机会分别向大宋提出了领土要求,并且以小股部队为主,四处劫掠边境附近大宋汉人的财产和人口。英宗赵曙现在地病情还没有公开。宫禁森严除少数大臣和负责守卫皇宫安全的皇帝亲兵头领之外,就连普通的宫女和太监都不知道皇帝的生命已经危在旦夕,只是觉得皇宫大内的警戒远远要比平时森严的多,气氛有些异样罢了,对外也只是说英宗赵曙感染小恙需要修养一段时间。由于从赵曙病发到现在还不及十天的时间,罢朝十天也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让敌国布置在汴都地暗探和商人嗅到了异样的气氛,将情报返回国内,那对于还没有准备的大宋来说可就是麻烦事情了!

    纸是包不住火的,宫禁再森严,超过半个月皇帝不上朝,那下面的大臣心思就开始活动起来了,天下的士子也会联合士林力量一探究竟,到时候就更麻烦了。赵曙体质平时表现地那么差劲,难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又要挂了,所以有资格在福宁殿守候英宗赵曙的大臣在听到王静辉的力荐之后,便前所未有般的转变思路开始对这种可能进行权衡,而依照契丹人和党项人一贯的贪婪,这种趁火打劫的事情肯定会发生,尤其是西夏国内两大政治势力都在相互倾轧,无论在哪个角度来说,向大宋发动一场战争对双方都有力,辽国的魏王和太子之间情况也和西夏差不多,不过更稳定些,也就是重兵压境来敲诈。

    西夏和辽国的任何军事调动对于大宋这些重臣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百年来的军事对峙已经让他们骨子里面对敌国的军队充满了恐惧的感觉,王静辉“预防为主”的策略正和他们的心意。不过他们否决了王静辉让守边将士使用火器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以达到震慑敌国统治高层的建议,认为这种情况下的军事演习只能是火上浇油,让敌国有借机生事的借口。参知政事曾公著和赵桀甚至还提出主动释放那几万西夏俘虏这样奇臭无比的主意,这让王静辉心中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悲愤:这两个家伙和国贼有什么区别?!

    王静辉第一次动用了大学士的官职名头和他们辩论,强烈主张不能交还这些俘虏,甚至是宁可杀掉也不能放他们回到西夏!不过好在韩琦和富弼都是和西夏与契丹打过交道的人,王静辉的立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