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妥协,什么时候又决不能让步。再加上一些金手指和大能…………

    所以他成功了。

    但是中国的命运,中国数千年的治乱循环,中国近百年来的下滑曲线在短暂的上升之后…………这些就真的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了么?

    想从1911看到完全美好结局的朋友们,我很遗憾。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黑暗当中寻找可能的光明。

    我只是希望书中的牺牲,能够更加有意义一些,能够真的能在前方看到一丝光明。1911仅仅是个开始。让中国这么一个古老的国家彻底的改变。改变那些沉重的过去,让我们种种的遗憾,对未来各种各样美好的企盼都在书中实现。

    当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还在摸索和在路上的时候,怎么能指望雨辰在短短几年当中就做到这一切?

    出现这样的结局,对于奥斯卡来说,是一种必然。对于雨辰来说,也是一个极限。

    他已经做到了超出他能力的一切(在奥斯卡无耻的帮助下…………)。他也是普通人,在权力的颠峰站了那么久。他不可能就轻易的放下这一切。美国为什么会有华盛顿?因为从五月华号踏上新大陆土地的时候,这片殖民地就是从一份共同契约上起步的。他们有着这样的土壤。而在中国呢,过去几千年的传统,对明君的企盼,对强人的服从。这个国家,有他这样轻易选择的基础么?人都是会变的。

    不过坦率的说,从我个人倾向上来说,我是不喜欢拿破仑式的人物的。他的时代,法国青年损失了23%,而法国也在未来的二百年当中丧失了在欧洲的统治地位。日本更是我们身边良好的例子。知道当一个国家陷入整体狂热是怎样一种可怕的局面!但是在强力人物英明的领导下,国势在一段时间内蒸蒸日上。民心凝聚在一处。这种诱惑是难以抵挡的。如果奥斯卡生产民国初年那种找不到出路的时代,生在经历了魏玛时代幻灭混乱的德国。也许同样会为雨辰或者小胡子的出现而欢呼鼓舞!

    所以在奥斯卡的笔下,雨辰有矛盾,他多次说出。希望只牺牲一代的青年就够了。但是时代的浪潮下,站在颠峰的他同样会被不自觉的向前推动。他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至少奥斯卡是不知道的。

    当情节发展到这个时候,当人物已经融入时代的时候。这个人物的未来已经不是由作者控制了。而是由作者所创造的时代,和作者所塑造的人物性格而决定。所以奥斯卡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一万个人可以读出一万种哈姆雷特。而雨辰的选择,同样是交给大家来思考吧。

    关于江北三杰。

    说实话的,对他们的描写少了一些,这也是奥斯卡感到遗憾的地方。vip创造要求的是更新数量。有的时候情节飞快的朝下赶,对人物的描写就难免粗陋了。

    其实这个时代的青年军人,不应该是这样的脸谱化的。新旧时代的冲击,可以引发一个人多少的侧面!高尚和卑劣,勇敢与懦弱。往往就会融合在一起。但是在奥斯卡的笔下。何燧就是理想而死心眼而且没什么政治智慧。陈山河就是有些没心没肺和对雨辰完全服从,吴采就是勤恳而略微有些懦弱…………

    这是奥斯卡对读者诸君们感到抱歉的地方。

    何燧是完全理想化的一个军人。是在现实当中基本不可能存在的。奥斯卡描写他,也只是想表现另外的一种坚持。但是由于笔力的有限,也只是为坚持而坚持了。完全可以写得更加深沉一些,这种理想的光芒,也完全可以更加耀眼一些!

    他的内心世界是有些洁僻的。雨辰对他基本上也是容忍的。因为雨辰在他身上,能看到一些自己曾经希望坚持下去的东西。没有雨辰的保护,这样和自己团体产生离心力的军人,早就没好下场了。

    他的死也是很自然的…………在那几十年的时代变迁当中。和他一样保持着这个想法的人们。都在现实当中碰得头破血流。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之交,两种命运决战之际。这种思潮终于在国家命运变幻当中,在发出了自己最后的声音后。消失在历史舞台当中。那些代表人物的命运,有些人可悲,有些人可笑,有些人却不知道如何评论。象何燧那样只是一种符号的人是没有的。但是这个民族,却少不了这种对理想单纯坚持的人。

    陈山河…………就不说什么了吧。放在任何朝代,他都会是上位者一员猛将,一条忠狗。有的时候奥斯卡自己都迷糊,他俊秀如女子的面容的背后。真的是没心眼呢?还是太有心眼了?

    吴采,在后面已经完全弱化了。军事上的风头被司马湛抢走。而政治上的光芒又不及李睿何燧耀眼。他就是那个时代大多数心地还算好的人的写照。明哲保身,老实听话。确保自己的地位。他知道他们这个元老团体在雨辰心目当中――也许连雨辰都未必清晰的注意到。是今后最大的障碍。熟悉中国历史传统的他选择了沉默。选择了退缩。在最后,奥斯卡还是让他爆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