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只有婉画自己和菊墨两个人知晓。当初婉画去应征关大厨的厨师团队助理,实则就不是简单应征,而是受了菊墨的嘱托。警方对文物盗窃集团掌握的线索,除了一个“青蚨”,自然还有那个“海哥”。只不过海哥这条线比较浅,他手底下那些小喽啰又并不济事,于是警方便没急着拢起这条线,而是要放长线钓大鱼。
菊墨在得知海哥的名字之后就曾经跟婉画笑过,说“他这名字倒让我想起咱们家取名字的规矩来了。一见‘海’,我自然就一串儿想起了四个字儿:江河湖海。”
关大厨始终被人们以工作职务称作“关大厨”,人们几乎都忘了他的本名——关镜湖。
可是婉画和菊墨却都自然不会忽略。
应征之前的那个晚上,菊墨跟婉画在网上聊了整夜。菊墨说,关镜湖是一个极其小心谨慎的人,这从他流到外界的讯息极少就能看得出来。他这人跟人的印象是木讷、专注,仿佛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对厨艺的研究上,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也许是他个人的爱好,但也是他最好的伪装汊。
不会有人将怀疑的目光放在这样一个人身上。他仿佛对菜刀和砧板的兴趣超越对这世界上其他的所有,他怎么可能是文物盗窃集团的首脑?更何况他身在迪拜!
只有小四儿那鬼精灵的小家伙才能想这样远。
迪拜是中东转口贸易的集散地,文物盗窃集团想要将盗窃来的文物输送到欧洲,通过波斯湾的海运是重要的渠道。由于国家文物局、海关对文物出境的严格检查,文物盗窃集团不敢轻易选择乘坐飞机等方式,而是与一些中东公司合作,将文物藏在海运的集装箱中出境。海运集装箱中藏几件文物,检查起来无异于大海捞针,他们又利用该公司的股东为阿拉伯权贵的背景,来降低相关人员检查的密度朕。
更由于许多痕都斯坦玉器本身具有的浓郁的阿拉伯风情,与中国人认知中传统中国玉器迥然不同的风格来蒙混过关;毕竟痕都斯坦玉器在清代,只藏在宫廷,民间难得一见。所以有时候即便查出,也会由阿拉伯贵族证明是自己的东西,而非中国的文物,从而蒙混过关。
这些东西到了迪拜后再转口,便直接驶向了欧洲,正式沦为欧洲拍卖会上漂泊的浮萍。
于是关镜湖出现在迪拜,便不是巧合,而是必然!
婉画还曾经担心地问过菊墨,如果关镜湖知道她是靳家的孙女儿,还会聘用她么?关镜湖是谨言慎行的文物盗窃集团首脑,他又怎么会留一个靳家的孙女在身边?
菊墨那个小鬼头就笑了,说就因为她是靳家的孙女儿,所以关镜湖一定会聘用她;反之,如果她不是靳家的孙女儿,关镜湖还不一定用她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