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时代的序幕
大旱之年未必都像是文学作品所形容的那样,什么灼热的太阳,龟裂的地面等等,实际上连续两年干旱的山东,天气比往年可是要寒冷不少。
崇祯十一年的八月,远没有往年的热度,什么秋老虎之类的说法更是无从谈起,靠近海边的地方更是如此,走在官道上的行人身上,凡是有条件的都穿着厚布的衣服,包裹的很是严实。
来自平度州的邓家叔侄两个是销售灵山私盐的盐贩子,他们家里也是亭口镇的豪强,和胶州营的关系一向是不错,靠着这灵山盐,尽管大灾之年田地里面收成极差,可过得居然要比往年好不少。
当叔叔三十多岁年纪,侄子还是十五岁的后生,这次跟着一起去逢猛镇进盐,主要是图个见识市面。
在亭口镇顺着水路来到胶州城,在胶州城去往逢猛镇,那当叔叔的也是来了许多次,手下的伙计们不用吩咐也是知道如何做,在车马店雇了大车,一起去往逢猛镇,邓家来这边买盐事情很简单,甚至都不用自己来买。只要镇上交割了银钱,胶州营水路运输盐货正好是经过亭口镇的渡口,可以顺路送过去。
“老叔,这胶州城当真是了不得,比府城那都要繁华太多。”
坐在大车上,那侄子很是兴奋的感叹,邓家的老叔盘腿坐在一边,笑着回答说道:
“这胶州可是山东盐中心,贩卖盐货的商户走来走去的,又有那些卖了地的地主,从良的响马,天南海北的客商聚集过来,当然比那破烂府城要强不少。“
侄子听得连连点头,邓家的老叔伸手摸摸他侄子的脑袋,调侃的笑道:
“你小子,等咱们交割了银钱,老叔带你回去,再玩两天。”
小孩子心性,自然是兴奋的答应了下来,说说走走,出城几里之后,就进入了起起伏伏的地形,官道好像是把这些丘陵割开一样,一直伸向前方。
官道上的人并不多,那跟着出来的小孩渐渐的有些无聊起来,这两边的地形看着变化多端,可不过是丘陵矮树,也是极为的枯燥。
走不多远,猛然有尖利的唢呐声音在丘陵那边响起,那侄子猛然兴奋起来,有这样的响器动静,不是红白事就是有戏班子之类的,大车走的也慢,那小孩子兴奋的就要跳下车去有响声的地方看。
刚跳下车,就听到身后他叔叔扯着嗓子喝道:
“莫要过去,拦住他!”
前面那半句是对他侄子喊得,不过小孩子跑的飞快,也可能没听到这句话,后半句却是对伙计们吆喝,几名伙计倒是动作很快,追上去就把他抓住,连忙往回拽,那侄子还要发脾气,却看到自己叔叔脸色沉着,立刻不敢出声了。
“老叔,那边有热闹看呢,看两眼有什么。”
“你这孩子第一次来,什么都不知道,那边那有什么热闹,是练兵的。”
那侄子有些不服气,不过看他叔叔脸色阴沉,也不敢多说什么话了,伙计们也不出声,气氛闲得有些沉闷,不过随即就听出来有些不对,在丘陵的那边响的虽然是唢呐,可没有吹成调子,就是尖利悠长的长调。
而且那一声响起之后,接下来没有响起,而是整齐的鼓声,还有些别的整齐的声音,以及大声发号施令的人声。
看来真不是什么红白事和玩耍事情,只是这侄子也很纳闷,心想军兵不都是靠着锣鼓来进退吗?
他叔叔喊完之后,一行人继续的前行,没有走几步,就看到有两名骑兵出现在官道两旁的山包上,朝着下面看了几眼,看见大车上插着的旗子,也就是不再理会。
如今的胶州知州衙门,吴知州当真是春风得意,他也算是参将李孟的铁杆了,有这个靠山在,胶州民政处理起来也是得心应手,顺利无比。
而且以往的知州,都是要和同知分权,毕竟一个六品,一个从六品,本就是正副的职责,不过新任的同知周扬,全力都是扑在屯田上,这屯田的田庄分布登莱青兖四府,这周扬和手下小吏所作所为几乎相当于布政使司衙门的权责。
毕竟山东一共才六个府,同知周扬和李孟的关系,还要超过吴知州与李孟的关系,吴知州乐得大权独揽,对周扬的作为也是不闻不问。
每日里,周扬都是来到这边点卯露个面,然后去往城内的巡检验证宅院,几十名帐房师爷之类的人物,把各个田庄送来的报告文书综合,还有许多日常相关的事体,都要由这些人汇总核算。
“还真是要感谢曹州总兵刘大人了。”
周扬在盐政巡检宅院里面笑着说道,这间原本是李孟的书房,现下是周扬和宁乾贵的办公所在,两个人的书案相对。
听到周扬的调侃,宁乾贵放下手中的毛笔,笑着回答说道:
“这刘泽清在曹州经营多年,可真是买了不少好田地,兖州府的田地大多都在孔府的手中,真不知道这刘泽清怎么从衍圣公手中抠出来的。”
“不过这样却给咱们不少的方便,兖州屯田只能在宁阳和泗水附近才有田地,其余地方孔家只愿意卖出粮草,却不愿意出让田地,要不刘泽清买了这么多的土地田产,真是进不去啊!”
衍圣公孔府,乃是古今几千年第一圣人的后裔,历代朝廷都要客客气气的对待,给官职爵位,好好的奉养起来。
衍圣公虽然只是清贵的爵位,却和那些在城内养猪的藩王亲贵不同,衍圣公还兼任着曲阜县令的职位,地位超品尊贵,又有实际的事权。虽说是县令的实权,可就算是山东巡抚也得恭敬相对,说是这曲阜一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