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出去,居然有人故意要求停船下来品尝。于是每天一开张就有慕名而来的人过来好不热闹,又加上之前想的龙须面的模子做出来后在家里操作并将细面放入盛满面粉的脸盆过粉晒干倒是可以存放很久,很是好用,虽然面没有现代的龙须面细,但口感并没太大差别。至于味精我拿了一块白布缝成袋子状,在里头放入一定比例的萝卜白菜,熬出来的汤汁再用经过白布过滤,出来的汤汁甘甜带着淡淡的菜鲜,用来煮猪肝面线刚好能保留猪肝的鲜嫩而中和它的腥味,加上龙须面的细而不烂,都变成面摊的特色招牌菜了。
秋水县的夫人们听了这趣闻后居然也带着家眷过来品尝,因为这边船客多,人口自然比较嘲杂,为了照顾那些贵夫人心情同时也为了自己的荷包,在经过主事的同意后在旁边加盖了一个小棚子,棚子的顶上采用日式手法,将白布的四周镶了深蓝色的边,其中一边用竹竿穿着固定在棚边,另一边裁成一段一段的装少许沙后用针线封口使其自然垂坠,当然为出入方便还有美观效果,其布的宽度只有七十厘米长药手回春。又为了让整体更精致,我还在布片的两边都缝上能祛蚊子的香囊,这样既通风又美观还能传出淡淡的幽香顺又能防止客人们被蚊虫叮咬,正所谓一举多得啊!外面的人只能见到女家眷的衣裳而看不到脸,大受贵妇们的欢迎,虽然我一个月又要为梦国再做出一百文钱的贡献,但有收获必定有回报这个道理作为抠门的我来说还是明白的。又用不褪色的染料叫师傅帮我在布料上写上桂花面摊,通俗易记,品牌效应嘛!同时在担子前面加了一块可以拆卸的板子,前面摆放几把椅子,没办法,客人太多,四张桌子有时候不够用,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再加几个位置。
有吃客自然就有打包,于是我发明了快餐盒,找了一个木匠,让他砍了竹子做成竹筒子,可以盖起来顺便用麻绳绑成可以提的手带,以每三个一文钱的价格购买,木匠一听高兴了,毕竟以他的技术一天两百来个自然没什么问题,他一天就能赚上七八十文,虽然并不是每天都有,但师傅脑袋也灵活,在经过我同意后便多做了很多这种样式的“快餐盒”在不同客栈吃食店贩卖,虽一开始并不多受待见,但经不起我桂花面摊的外带传播,倒是一时间让秋水县里头家家户户都会备上这个特别的“快餐盒”,这也为木匠带来一张长期饭票,乐得该木匠后来经常叫家里的婆子给我捎些家乡的土特产,到了冬天和开春时还经常送些冬笋和春笋过来,倒是为我的餐桌上增加了菜色,只可惜这秋水县儿湿度偏高,“快餐盒”不好好保存就容易发霉,害得我一到梅雨季节就赶紧生上一炉子的碳好好伺候着它们,一次性也不敢多定。
平日里猪肝面线一律只允许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