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二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不免长吁短叹,但也无能为力。

    补给完之后回到船上,随行的日本教官还在喋喋不休地吹嘘着“大日本帝国对台湾的改造”,甚至公开叫嚣,“夺取琼州之后,大日本帝国会将其改造成另一个台湾!”

    原来,这才是他们的目的,很多人心里如有一团火在烧,愤懑之情喷薄而出。

    当天夜里,两派人马终于动了手,从口角、手脚发展到枪械,甚至还用上了炸弹……

    在孙中山等人的竭力调停下,这场械斗以双方各付出2条『性』命为代价而收场,但是不和的种子却已经根深蒂固地种下了,更要命的是,炸弹的气浪没有炸死人,却炸松了船舷链接处的铆钉……

    耽搁了整整一天之后轮船才重新出发,不幸却遇上了从吕宋洋面席卷而来的台风。

    本来,如果没有这一天的耽搁是完全可以避开风暴的,但现在却恰好挡在了台风的必经之路上。

    在那个漆黑的夜晚,12级的风力吹倒了桅杆,吹开了那已经摇摇欲坠的铆钉……

    琼州梦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当新一天的太阳重新升起时,200个英魂已经伴随着他们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领袖而长眠海底!

    ……

    经过山东防御战的胜利和改良立宪的辛劳,皇帝终于扭转了中华面临的国运。

    虽然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但由于与日本暂时解除了冲突状态,帝国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各种工矿业随着大战期间列强对华经济压迫的减轻而得到长足发展,而且,由于山东之战的舆论,民间对于廉价倾销的日货始终报以抵制的态度。

    国货热『潮』悄然兴起,从面粉、棉纱、纺织、煤炭、钢铁、机械等行业开始,所有的民族产业都出现了井喷的势头。

    在政治上,得益于9年预备立宪的完成,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完成了改革,地方『政府』虽然依旧强势,但因为有地方议会的制约与监督,官员的不法行为降低了许多,而构成地方议会的主体又是在此次经济大发展中强壮起来的民族资本家,通过经济手段与政治机会的结合,中国成功地出现了一批精英分子――当然,绝大多数都是汉族。

    在民族关系上,虽然满人被取消了特权,但也从此释放出了原本被压抑着的生产力――毕竟,纨绔到底、无所事事的不肖子孙只是少数,很多人借着经济东风而成为自食其力者,个别的抓住契机,利用各种各样的关系和方便成为了大资本家――虽然他们资本积聚的过程不无猫腻,但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已经无伤大雅。对于贵族,皇帝将从前动用皇室经费兴办的产业用股份的方式予以发放俸禄,用红利替代了国家经费开支,斩断了国家的最后一个财政出血口。虽然,有看不清形势的贵族将股票变卖后购置了土地,但大多数人还是挡住了诱『惑』,摇身成为大宗产业股份持有者,甚至有些人还动用其余积蓄添置了股份。

    有了股份之后,这些贵族对于国营企业的态度便端正了许多,再也不是原本官办企业时那种奢靡浪费、贪污行贿的弊端――因为,浪费掉的每一分钱中都有你自己的股份,而且,你还要接受别的有股份之人的监督,行为不得不收敛。由于大多数贵族不会管理,新兴的职业经理人粉墨登场――当然大多数人也是汉族。为了确保自己的收益和利益,这些股东是不会对职业经理人太过指手画脚的,毕竟搞砸了企业就是搞砸了自己的饭碗。

    在众议院中,很多议员要么出身自有产业,要么出身职业经理人阶层,而在弼德院中,担任议员的大多数都是资本主义化了的贵族。

    已经用不着皇帝再苦口婆心地发布敕令劝告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也用不着『政府』再大张旗鼓地号召产业兴办与教育事业,所有的一切,都已经为资本主义化了两院议员和他们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看得清清楚楚。

    皇帝的价值无非在于出席盛大的开工典礼或者验收仪式,虽然皇帝还拥有着解散国会与『政府』的权利,但从来没有一次行使过,林广宇乐得在颐和园中逍遥或者去军队视察。

    绝对的平等是没有的,维新以来,得到最大发展的还是资本主义化了的精英阶层。原本的地主阶层被边缘化,原本的佃农和赤贫阶层被经济力量转变成为工人阶级(抑或称之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生活虽然有所改变,但是在政治地位上并未得到上升,依然是被剥削的对象――只是由于经济大发展提升了无产阶级的生活水平,且中国民众是最善于忍耐的群体而没有爆发事端。

    大战期间,帝国以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发展着,成功地提升了国力,而且还锻造了强大的、拥有200万之众的国防军,与此同时,日本在拼命发展海军,已俨然发展到与英美等国分庭抗礼的局面。

    1917年,随着俄国的战败和退出协约国集团,更借着十月革命的由头,帝国皇帝发布了对“俄国革命党”的讨伐敕令,宣布继续承认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政府』,并公布了“中华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的议定书”,公开承认中国愿以收回自《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以来所有割让给俄国的领土为报酬,出动50万军队帮助沙皇恢复政权,平息“叛『乱』”。几乎与此同时,日本方面也宣布维护俄国君权政体,加入了对俄国『共产』党的讨伐。

    在这个历史当口,只有黄兴、宋教仁率领的兴中会宣布同情俄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但他们的力量太过于微弱,根本无济于事。

    国际上,由于英、法、美各国都置身于欧洲战场,无力镇压革命,便发表声明支持中日两国对于“国际秩序”的维护,使得14国干涉战争成为一场“英、法、美出枪出钱,中日两国出人,对伟大祖国进行可耻干涉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语见联共(布)主编的教科书。

    自1918年春季开始,经过连续奋战,中日两国在不同的领域进行了战争,但是,帝国国防军也越来越发现俄共抵抗的顽强,虽然收复了不少领土,但也有数万将士长眠北国他乡。而且,随着欧战的结束和英法美脱身出来,沙皇残余势力看到了乞求西方援助的前景,便不太愿意执行中俄有关协定书的内容,甚至发展到与日本相勾结,企图用日本力量抵制帝国的意志。而日本由于“西门子”事件的爆发和山本内阁的倒台,更由于大正的无权,重新恢复到陆军主导的轨道上来。

    为有效应对国际局势,皇帝果断决策,停止对俄共的“讨伐”,并与列宁的代表展开了秘密会谈。为了争取减轻战争压力,列宁顶住了党内的压力,毅然与中国签署了库伦协定,承认原来的中俄双皇协议继续有效,但中国必须退出对俄国的干涉。

    经过1年零3个月的“干涉”战争,帝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成功地收回了150余万被占领土,除了海参崴和库页岛――这两者都为日本所占领。在帝国退出战争时,许多中下级官兵由于同情俄国人民争取独立自主的事业,在高层的默许甚至暗示之下,通过交换黄金或者从前俄国从中国掠夺的古董的方式将大量军火让渡给了俄共武装力量,并且释放了被俘虏的俄共党员及其抵抗者。

    在中国退出干涉战争并且得到武装支援后,俄共极大地增强了武装力量,经过近5年的战争,终于成功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