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宁缺毋滥
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
……
虽然高薪养廉的论调并不能让林广宇信服,但他仍然坚持给予军人足够的尊重与待遇。作为军事爱好者,他对军队从事大量生产任务的印象感到耻辱,断言这玷污了军人的尚武精神也违背了军队的职能。同时,他坚信要改变萎靡的民族精神与抑武崇文的社会风气,非得给予军人崇高的待遇不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要予以矫枉过正――文官再怎么辛劳,出的终究是力气与汗水,武将付出的却可能是生命与鲜血,这是不完全等价的两者。
在理念上,他将军人看作是职业,一种赖以养家糊口的职业,一种必须支付机会成本的职业。提倡“不爱财”的高尚情『操』是正常不过的教育,但首先要让将士们有“不爱财”的本钱――家里都穷得揭不开锅了,还能有多少人能坚持道德『操』守而“不爱财”?鼓励“不怕死”固然是正当的,但当军人还在为家中含辛茹苦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婴儿牵肠挂肚时,“不怕死”只能是最大的讽刺。要让军人对得起国家,国家首先需对得起军人――在列强环伺、局面岌岌可危的时候更是如此。
有鉴于此,皇帝特下旨意:“禁卫军将士军饷除参照新军外,一律加发皇饷,由内帑拨付。”
由此,禁卫军军饷体系便分成衔饷、职饷和皇饷三部分。衔饷按军衔进行发放,不区分役种;职饷为现役军官及军士所专有;皇饷为禁卫军将士所专有,由内帑派发,凡当年考评在合格以上者均得享受,不合格或者作『奸』犯科、触犯军法者不得享受(具体条例请参见作品相关)。
参照这个比例,加派的皇饷虽然差不多是正饷的6成,但在实际上几乎等于翻了一番,而军衔愈低者这种感觉便愈发明显。清代军制,所谓军饷并不是军人完全可以到手的饷银,还要扣除诸如伙食、服装、鞋袜等一系列个人生活用品的开销。以三等兵为例,每月军饷明面上有5两,略高于新军中正兵4两5钱的水平,但一个月下来七扣八扣所能净到手的军饷最多不过2两出头。禁卫军虽然在伙食、服装等方面的费用要高于新军,却不会增加太多,加派皇饷等于净到手的银子马上翻了一番。
军饷条例还有几条例外规定,一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