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晚宴后,潘厚仁又溜达进黄俨的房间,明里是叙兄弟之情,实际上却是来兜售历史的。
“大哥,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方能再见,关于小弟在京师里那宅子的事情...”
黄俨今日又喝了不少,老脸上倒是泛出红光来,“绝对没问题!只要三弟的银两到位,抄也要给三弟抄一个好宅子出来!”
听黄俨说“抄家”,那严宽两眼明显发亮,符合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京师里的官儿们,哼,有些怕是心中还向着那朱允炆,该抄,该抄!”
在两个太监口中,抄家灭口像是家常便饭,听的潘厚仁心中暗自叹息,希望不要因为自己的原因,让某个清白的家庭倒大霉。只不过他现在也顾不上这些,只是道:“大哥二哥,且容厚仁说句大不敬的话,虽说如今皇上春秋鼎盛,但太子的身体不容乐观,前些日子皇上不是已经确立皇太孙,小弟倒是有个愚见。”
“不妨事,不妨事!此处只有我兄弟三人,三弟你但说无妨!”黄俨摆了摆手,让潘厚仁放心大胆的说。
“嗯。大哥二哥,你们看,这君君臣臣,臣臣君君,两者总是相辅相成,没有臣就没有君,没有君更谈不上臣。故而小弟认为,既然皇上有意栽培皇太孙,为何不现在开始就未雨绸缪,组织起一支军队来,将士年纪尽量往小了挑,现在有没有战斗力不重要,关键是要对皇上和太孙忠诚,将来皇上...嘿,也不至于让太子太孙无所依从吧?”
“三弟,你这个建议...”黄俨不愧是深宫里出来的太监,几乎是一瞬间就领悟了潘厚仁这个建议的含金量,不住点头,声声说妙。当然,这种事情哪怕出自黄俨之口,入朱棣之耳,那也要讲究点技巧,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有通盘的考虑,而且要行之有方。
“个中细节,三弟有没有腹案?”黄俨自然不相信这种主意是眼前这个十五岁的少年能够想到的,在他看来,若不是潘诞这只老狐狸,那就应该是平西侯在背后支招,所谓腹案,他倒是没有指望潘厚仁现在就能拿出来。
为此,他甚至已经在心中打好主意,哪怕是多留一两天也无妨。
却不料潘厚仁等的就是黄俨这句话,他一点头,道:“自然是有的,两位哥哥,不妨听我细细说来!”
“既然是为皇孙准备,那士兵的选拨就必须精细,凡忠良之后,年十至十五岁,身体健康,才可应征。”
“领军将领,则是择良将之后,家学渊源、品行纯良者为宜。年纪不可过大。”
“如此这般好处有三,其一,可培养将士与皇孙间的感情,让他们知道为谁而战,也让皇孙知道谁在为大明而战;其二,小时培养,可练兵千日,用兵一时,技法纯熟、战力出众;其三...”
潘厚仁前面说,那严宽不用黄俨命令,自去找来笔墨,飞快的记录起来,这些东西等潘厚仁走之后,黄俨还要整理吸收,转化成他自己的,方才好在朱棣面前邀功。
话说正浓,潘厚仁突然打住,倒是吊起黄俨的胃口来,让他连连催促潘厚仁,“三弟这是干啥?为兄都说了,无外人,但说无妨!”
“嗯,那小弟就继续说了。”潘厚仁这里也是故意停下,就是想看看两个太监的反应,若是两人不够热衷,那么这第三点,潘厚仁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说出口的。黄俨和严宽的反应,证明两人对于朱高枳这个太子还是非常尊重的,也就从侧面让潘厚仁认定,两人是太子一系,而非是汉王朱高煦的附庸。
如此一来,潘厚仁才敢保证自己说了第三点之后,不会被人暗中陷害。
“两位兄长,刚刚小弟也说了,皇上春秋鼎盛,太子纯朴善良,太孙更是聪慧多智,这原本该是我大明之福,天下苍生之福,然而,太子的身体状况,实在是勘虑。若是将来太子继位,力有所不逮,或者是皇太孙立大宝,侄幼叔强...两位兄长细想,若是将我朝忠臣良将之后一一收入皇太孙之亲兵当中,或为领军将领,或为智囊军师,这些少年未必此时就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