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种有组织,有武装,在某种偶然事情的激化下,就变为朝廷的反对势力。黄巢最终的起事,就是如此。
黄巢出生于“私盐世家”,祖上好几代人,都是靠这种非法的生意维持着富裕的生活。虽说富足,但是名望不好,这也是黄巢早期选择科举的原因。屡次不第之后,黄巢就彻底死心了,回到故乡,准备一心一意做自己的私盐贩子。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之后,在一次贩卖私盐的行动当中,黄巢意外落马,所贩私盐全部被没收。黄巢也差点被朝廷砍头,幸亏亲友及时打点,黄巢才幸免一死,自此,黄巢不但科举道路中断,而且连生路也中断了。黄巢对唐王朝的仇恨,又加一层。
绝处逢生唐末农民在土地兼并、赋税繁重的情况下无以为生,纷纷背井离乡,转化成逃户。统治者把逃户的课役分摊给邻伍负担,这种办法叫做“摊逃”。进行“摊逃”的结果大大加重了未逃户的负担,迫使他们也先后成为逃户。这种情况虽然在唐朝前期就已经存在,但到中叶以后日益严重。逃户的增加为农民的武装斗争准备了群众基础,所以,唐朝末年出现了“所在群盗,半是逃户”的状况。
当时,天下灾荒连年,特别是黄巢家乡所在的黄河下游,连年干旱、蝗虫泛滥,很多地方颗粒无收,大批农民饿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各地农民起义大规模酝酿中,正在这年(公元875年)五月,同为盐贩子的王仙芝在河北长垣起义,消息传到山东曹州,已至绝境的黄巢散尽家财,在冤句(今山东菏泽市西南)与子侄黄揆和黄恩邺等八人起兵,募众数千人起义响应王仙芝。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义军领袖。
881年初,黄巢攻破长安,实现了年轻时代“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满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预言。同时,不第的黄巢,自己在长安开科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