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灵芝篇》
曹植脸色阴沉,那是因为自己与许攸无仇无怨,最多也就是上次在兖州的时候小小地讽刺了他一下。现在竟然出如此毒计,要自己身败名裂,怎能让曹植不怒。
这段时间曹植的养气功夫得到不少的提升,心中虽怒,但表面上却能忍住,对着许攸露出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心中却是暗道:“许攸,是你自找的,别怪我心狠!”
而那边许攸见到曹植那灿烂的笑容,心不由得“咯噔”地跳了几下,同时升起了不详的预感。不过理智很快就压过这不详感,暗道:“不就是一个小儿,有什么可怕!”
在袁绍看来,写诗乃是附庸风雅之道,现在乃是晚宴,正是时候,因此也大为赞同。因而主位之上,袁绍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大点其头道:“子远所言甚是,吾早就听闻植儿乃是天下少有的神童,不仅文章写得精辟,诗才也同样高绝。现在不妨当场赋诗一首,让吾来品评一下亦好。”
说到写诗,曹植又岂会怯场,不说他本身的才华,就是脑袋里装着的那堆唐诗,也足够显摆了。因此闻言之后,曹植当即长身而起,对袁绍恭敬地拱手道:“植儿遵命。”
说完便在大厅前来回走了几圈,开始时许攸见到曹植那淡定的模样,心中还有些惧怕。然待得曹植走了几圈之后还未开口,与当初在兖州所见时出口成章完全不能比,许攸就忍不住冷笑讽刺道:“莫非贤侄才尽乎?定是心中本无高堂,因此文思不继,想不出来?”
果然,主位之上袁绍听到许攸后面的话,脸色变了数变,眼神徒然变得凌厉起来。许攸见到,心中暗呼道:“成了!”不止许攸,就连河北众谋士脸上也露出得意之色。
只不过许攸等的是可以打击曹植这一刻,曹植又何尝不是等这时机,等许攸显露了潜藏的目的之后,曹植当即大声念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生,报得三春晖。”
此诗一出,原本河北众谋士脸上的喜意顷刻间变成了呆滞,他们实在不敢相信,此诗乃是出自曹植之口。然而事实却是他们亲眼所见,容不得他们不承认。这首《游子吟》可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在场所有人听到,都禁不住回想起年轻时第一次出远门,自家母亲那慈爱的眼神。
当时年少气盛,心比天高,只觉得家是一个牢笼,希望能跳出这个牢笼去闯荡天下。殊不知,闯荡了数年之后,才蓦然惊觉,家才是这世上最温暖的地方。当年自己远行离家之时,母亲那关切的眼神也就浮现在心间。
只不过世上很多东西都可以重头再来,唯独时间却是不能。少年时不识愁滋味,可以无拘无束地去闯荡,做事可以不顾后果。然而碰过跌过之后才明白。这天下不是这么好闯的,这愁的滋味也不是这么好尝的,特别是尝过了愁的滋味后,却是再也不能回到过去那种无拘无束的心境,这便是长大。
在座的人现在都是名动一方之人,只不过这首《游子吟》魅力实在太强,就算理智如田丰,此时也不由得沉醉在数十年前自己第一次出远门的思念中。他可是清楚记得,当时的自己对于父母的叮嘱一句也没有放在心上,直至现在早已尘封掉了。然而此刻蓦然回首,才惊觉当年父母之提醒是何等正确,想到家中藏在衣柜深处的那件已经摆了数十年,由其母最后所缝制的衣服,田丰眼中也闪过了黯然之色。
理智如田丰皆如此,更遑论其他人了。主位之上,袁绍回想起年轻时代好游侠所做下的那些荒唐事,自己母亲永远都抱着谅解的笑容,袁绍心中就忍不住愧疚,进而长叹口气。
其实又何止是在座的河北名士,就连曹植自己吟完之后,心中也不自觉地想起离家的时候,卞夫人为自己默默所做的一切,心中却是暖洋洋一片。
这首《游子吟》在众人听来,是那么的让人回味,只不过在许攸听来,是那么的刺耳。方才曹植之所以等这么久,却是因为方才许攸的话绵里藏针,就算曹植化解了也给予不了许攸反击。而现在却是不同,许攸以为曹植想不出诗来,心急之下露出其潜藏的目的。而此事传开之后,将给予许攸名声上不小的打击,最起码明眼人都能看出许攸的阴险来。
而此时,许攸早就反应过来,发现自己被曹植算计了一下,心中暗怒道:“好一个曹植小儿,竟敢如此欺我!”心中恼怒,许攸却是不甘心被曹植落了面子,冷笑道:“此诗虽能表达心中情,只不过实在太短了,为叔有些意犹未尽之感。”
曹植闻言,猛然回头盯着许攸,四目对望仿佛爆起了无数电光一般。曹植脸色一沉,暗道:“许子远,我已经给你留了几分面子,你竟然还穷追不舍,就莫怪我不留余地了!”
想罢,曹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