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二年二月,皇帝赵顼下诏拜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正式开启改革变法之路。
同时成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负责制定改革的章程内容,主持变法事务。用王相公的话说,就是“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
在某种程度上架空了三司,甚至是宰相权力,俨然成为大宋朝第一实权衙门。由参知政事王安石与枢密使陈升之兼领。
在满朝文武一片反对声中,条例司开始着实实行改革,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将会推出一系列的改革变法措施。
尽管朝臣们反对激烈,各种上疏进谏一浪接着一浪,但是皇帝赵顼铁了心支持王安石,根本不多理会。自从上次借着阿云案打击了保守派的声势之后,年轻的赵顼已经初步建立起帝王权威。
胸怀大志的他一直期待着改革变法,富国强兵,现在是决心已定,岂是一般人所能动摇的?
因此不管有的大臣们如何反对,他都一概不理,甚至如郑獬、司马光这等翰林学士之言也是充耳不闻。司马光还好,郑獬则因为人缘太差,顺势被贬出了汴京城,去了杭州。
另外一批官员都也因此而贬官,朝中大臣因此大为震动,看来这次官家是铁了心了,对王相公可以说是全心全意的支持。一时间反对之声小略微减小,先行静观其变,待以后能够抓到把柄之后再说。
但触霉头的人却不在不少,赵顼刚刚瞧见一份奏折。看到内容之后,心里便很不爽快,却又不好发火。因为上书之人比较特别,正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苏轼,苏子瞻!至于东坡之号,则是贬官黄州团练以后才有的。
苏轼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宋神宗熙宁初年。他的官职并不是很高,但已经极有名的人物了。
一方面是诗词才情,在汴京是相当有名的,找他填词的人不在少数,甚至连皇帝的老祖母太皇太后曹氏都是他的粉丝。
另一方面便是才学,亦或者说家庭背景,不知是他一人,而是他苏家父子三人。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中三苏并列,足可见他父子是何等厉害。
仁宗嘉祐元年。二十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要知道,那可是嘉佑二年龙虎榜,本来能做第一的人物。是何其有才华不言而喻。
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每次其弟弟苏辙也都会榜上有名,兄弟俩可是近来大宋科举上明星一般的存在。
本来该是他兄弟大展拳脚。前途无量的时候,很不巧,他们的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