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现有的朋友对八路当年的后勤保障提出不同意见,在此,我特作说明。
就一个军队而言,他的后勤保障是整个政权财力的综合体现,说白了也就是一个钱字,谁有钱谁就是老大。
比如说现在,在各国军队中,以霉国的后勤保障最为牛皮,实在运不上去,我就用直升飞机空投,这是其他国家万万比不了的。
实际上,八路当年的后勤保障是相当的糟糕,不但缺枪少炮,而且还缺吃少穿,但就是这么一个穷光蛋最后还是成为了胜利者,这其中不能不值得我们深思。
要知道手中没米,你唤鸡――它都不来,几十万人的吃喝决不是一个小数字,那有的朋友要说了,你不会去征啊!
可关键是你的有地方去征啊!
可八路当年占的那些地方可都是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上哪去征啊!
去向那些穷苦的老百姓,还是去向那些一天三顿自己都吃不饱的佃户们征啊!
答案是肯定不行。
如果八路真要是那样干了,老百姓谁还和你混啊,我估计八路也成不了今天的气候。
因此,在文中张海龙政委对后勤就显得相当的无力。
我记得很早以前,我看过一份资料,说是山东的八路军军服有七种颜『色』,原因很简单,缺乏最基本的颜料,只好各自将就着办,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用杨槐树花撵碎了取汁再配上一些其他的什么才料染布(时间太长,记不清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一查,顺便告诉我)
我想这是那位朋友真的不太了解当年八路的处境,第二次国共合作后,重庆方面对延安方面军力的发展十分的提防,只给了延安三个师的编制,也就是说其他多余的人员他不管。后来,延安又多次向重庆要增加编制,但重庆一直不允。
但延安当时实际的军力却是非常庞大的,要不以后也不能发动百团大战啊!
所以说很多实际战斗在抗战一线的八路军在国军的作战序列中是没有编制的,有实而无名,这就出现了很多的独立团、独立纵队之类的作战单位。
一个饼一个人吃,跟七、八个人吃的差别问题就出现了,僧多粥少。加之重庆成天只知搞宽松货币政策(如今的老霉也这么干),毫无节制的增发法币,致使法币的购买力每况逾下。
有一个冷笑话,在抗战时期国内的炼钢厂竟不时有倒毕的现象,这不能不令人沉思。加之延安方面所控制的地区,又是地簿人穷,所处的处境可想而知。
据我家的一位远房亲戚讲,当年他在干八路的时候,从来就没吃过几天饱饭,谁要是说肚子饿了,指导员就让谁到外面的『操』场上跑上几圈,据说这样一来,战士们的肚子就不饿了!十分的有效!
偶想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一试,看效果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