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条件
民国的大学相对于今天的大学来讲,要独立的多,开放的多。
现在的大学主要由以北京、清华为首的国立大学,复旦、南开为首的私立大学,燕京为首的教会大学组成。
李浩这个后世三流大学的毕业生,在这个乱七八糟的时代,也不是正牌国立大学毕业生,而是尚未毕业的复旦学生。
民国时期正是“海派文化”兴起的时期,学校领社会风气之先,办的教育“比坚果国还要坚果国”,并强调学以致用。
用梅校长的话说,上海私立大学的学生“带点洋话,知识水平比较高,学到的东西在租界经济圈里派得上用场,学医可以开诊所,学商科可以当经理……。。”
李大老板的那副身体,本来就是在复旦大学学的商科,所以对于李浩的市侩、贪钱、自私和小气,老狐狸们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对。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上海私立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这个德行。
私立大学永远是无法和国立大学相比拟的,就算司徒雷登那个倒霉蛋,砸锅卖铁的榨干了教会的每一分钱,也没能让他的燕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抗衡。
自从蔡元培老前辈在1919年发表了《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之后,民国的大学成为了历史上最独立,最成功的大学。
他完全确立了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国立大学经费来源于政府拨款天经地义!政府不能以大学经费来源于政府拨款就对大学事务随便干涉!自他之后,梅贻琦、傅斯年等人不断的强化和巩固这一基本原则。
正直的大学校长们,用自己的方式让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政治关系和平等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和谋生关系。
所以现在三天两头的闹学潮就再正常不过了,反正都没人管!不但学生们自由,教授们的教学环境也一样宽松自由。他们可以在国立、私立、教会各大学之间自由流动,“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实在不行还可以自己创办学校。
国立大学的校长们还有一个基本准则,那就是必须要维护自己的学生和教授。尽管各校校长的政治立场不同,但不管是面对普通的罢课,还是大规模的学潮。无论学生们出于什么动机,什么背景,大学校长们总是以保护学生为自己的职责。在学生和政府之间,学生要比政府重要的多!
当校长们知道教授和学生出事之后,第一反应不是去责怪教授和学生。而是先去解救他们,让他们免受任何的迫害。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老狐狸们紧守着他们的最后一块阵地。无奈形势比人强,他们发现自己的阵地一点一点的被侵蚀,他们感觉到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的能维持下去了。
今天的梅公馆里,老狐狸们决定在华夏的最后一块净土上,建一所理想中的大学,建一所真正具有自由精神的大学!
“月涵兄的建议非常好,我想大家和我一样都会支持的。现在我们研究下,在琉球的什么地方建这所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