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点头道:“有道理,一个统治者只想着为自己的家族或者小集团谋利,那么就会忽略百姓的感受。统治者不爱自己的人民,人民自然不会爱戴统治者,继而认为这国家与自己无关,只是皇帝家的。长期以往,人民就不会热爱自己的祖国。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就无法培养出国家意识。而国家意识的缺失,一直是中国的大问题。”
龚自珍是谁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个“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诗词作者。他有个儿子叫龚半伦。说起这龚半伦,他果真是个人才,听说在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他做了英国公使的翻译,并代表英国和恭亲王谈判。在后世,英语四级的大学生都未必能说上几句完整的英语句子。一百多年的龚半伦就能担任外交翻译了,这人的才智肯定不差。
不过,据说这龚半伦在代表英国与清朝恭亲王谈判的过程中是百般刁难,一点脸也不给,最后恭王怒骂:“你世受国恩,却为虎作伥甘做汉奸!”
龚半伦大义凛然地回答:“我父亲不得入翰林,我穷到靠外国人糊口,朝廷于我龚氏,何恩之有?!我们本是良民,上进之路被你们堵死,还被尔等贪官盘剥的衣食不全,只得乞食外邦。今你骂我是汉奸,我却看你是国贼!”
李默涵对蒋方震的补充很是赞同,他说道:“百里,你说的不错,这就是国家意识,这种意识能使每个人找到归属和方向,让民族团结,让国家富强。”
蒋方震又补充道:“但是眼下,我们的教育存在缺陷,灌输的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所谓地大物博的广阔疆域。这些当然十分必要,对国家的认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由此生长。但对国民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却语焉不详。比如日本,他们从小就教育国民,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少,人口多,日本想要生产下去,就必须对外扩张。”
李默涵对蒋方震才能的赏识更进一步,他说道:“你说的不错。没有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民族,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国家意识的国民,不可能成为一个爱国者。培养国家意识就是培养国民对民族、对传统文化、对国家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只有树立对国家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感,才能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蒋方震心潮澎湃,他说道:“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我的思路一下就清晰了。首先,中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然后集中全部力量建设国家和培养国民的国家意识。只有到了于内人民富足,于外能抵御外虏之后,才能谈其他。”
李默涵扶着蒋方震的肩膀,说道:“能有这样眼界的人,放眼全国都没有几人,所以我才花了大力气把百里你从袁世凯那里挖过来。现在,你愿意和我一起努力,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吗?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之梦。”
蒋百里双脚并拢,用力踏地,啪的敬了一个礼,“赴汤蹈火,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