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说话就要谨慎,而且是有讲究的谨慎,所以你应该很严肃、一本正经地回答:“如无意外,一加一应该等于二,但是有鉴于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也不能排除一加一不等于二的可能。”所以最厉害的政治家可以侃侃而谈几个小时让听众们听得如痴如醉,但听完之后仔细一想――哇,他其实什么也没说!
萧宸等鼓掌声小了些,微笑着开口道:“首先第一点,我认为是要抓紧制定应对入世的吴城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他领导当惯了,习惯『性』地在台下扫视了一眼,才淡淡地道:“面对入世新形势,『政府』要突出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的统一认识,深入研究入世后人才总量、布局、结构变化对经济和产业的深层次影响,对人才社会总供求作出科学的判断、预测和预警。根据吴城经济社会发展 ‘十五’规划和其他战略『性』发展规划,积极做好人才发展战略规划,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人才“第一资源”。按照中央《2002―2005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通知要求,尽快研究制定符合吴城市情的具体政策措施,努力做到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互相协调、相互促进。
近年来,我们吴城市委市『政府』已出台了包括《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10多个文件,已经使人才门槛大为下降,为人才数量的增加作了政策上的铺垫。今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结合人才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及时修改完善各项具体措施,力求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使人才发展大体达到总量、结构平衡。人才发展战略的重点要从维护保障人才个人的基本安身条件,上升到为人才营造创业乐土上。『政府』要改变出钱引进人才的传统观念,把工作重点放在营造一流的环境上,发展发挥人才基金等『政府』投入对社会的示范作用,给人才以信心,给企业以信心,为企业和人才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另外,还要积极借鉴国际通用的人才调控管理办法,去除计划经济留下的印迹,学会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多种手段,科学地对人才进行引导、调控,使市场运作有序,减少混『乱』和欺诈。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提高人才调控合力与服务效率。要逐步将服务『性』事务让渡给社会组织,将管理『性』事务返还给用人主体,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增加法规、政策的透明度和依法管理透明度,提高调控、引导能力和水平,努力促进人才工作健康发展。”
不得不说,萧宸的书不是白读的,多年的“主要领导”更不是白干的,这个基调打得相当有水平,既说到了关键的点子上,又不会一下子把所有该说的都概况完,让别人没有话说,这里面的难度之大,不是久经官场考验的人,别说做不到,甚至感觉都感觉不出来,根本不能理解。
他这一开口,下面的人就好说话多了,一阵掌声之后,赵介民笑了笑,道:“书记说得非常好,刚才书记这些话,理论新颖全面、实际结合紧密,我都赞成。我也说两句,供大家参考,也请书记和各位专家指正。我认为除了书记刚才讲到的几个要点之外,我们还要加大综合改革力度,扫除人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他跟萧宸搭班子时间虽然不长,但给萧宸当副手却已经当出经验来了,这时候笑着说:“刚才书记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就有一个意思:入世后需要改变的主要是『政府』,『政府』的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应抓紧转变。所以我们要推行人才发展战略,在发展中取得先机,就正如书记刚才说的那样,必须在人才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上率先与国际惯例接轨,扫除人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吴城只有实行比东方等周边城市更加开放、宽松、优惠的政策,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形成人才发展的优势。这里主要有四点要注意:一是要及时清理不合时宜的人事管理规章和政策。对照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政府』承诺以及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取消废止与市场经济抵触的没有上级法依据、由吴城自行设立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提高人事管理的科学『性』、前瞻『性』、适应『性』。二是要深化机关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改进完善公务员招聘、录用、考核、晋升办法,提高科学、规范水平,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性』用人机制,加强培训,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三是要加快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推进改革改制脱钩工作,建立企业经营者选拔、配置、约束的市场机制,大胆进行分配制度创新,及时制定人才作为要素参与分配的『操』作规范。四是要积极进行相关配套改革。以对人才不设防的理念,试行居住地管理制度,给人才完全市民待遇;完善社会保障办法,将各地各类人才纳入社会保障统筹范围;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人口自由迁徙,消除学历、年龄、地区歧视。
我们就是要通过改革创新,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市场与人才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有利于人才价值实现的分配激励机制。在人才使用的各个环节打破论资排辈传统痼疾,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做到人才使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只有通过改革创新,促进人才价格显『性』化,为人才自由流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盘活人才存量资源。”
一位专家这时候见书记和市长把基调打好了,但都是从『政府』的大层面上来说的,便想说一点具体的情况,便举了举手,萧宸自然笑着请他发言,这位专家除了在一些研究单位挂名之外,本身还是华夏大学的教授,所以萧宸称他为张心盛老师,这位五十多岁的教授也不客气,开口就是正题,不像刚才辛厚和一样,开就第一句肯定是“萧书记、各位领导……”
张教授扶了扶眼镜,说:“我认为有一点很关键的就是,要增加人才发展投入,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看见萧宸认真地朝自己看来,张教授虽然不为他官高而畏,但还是很受用,心情舒畅地说道:“虽然吴城近年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有所增大,仅2001年教育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支出就达13.3亿元和2.2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25.8%和160.6%,『政府』『性』投入已占gdp的1%,但与部分城市相比仍然明显不足,东方市『政府』『性』人才资源开发投资占gdp的比重已超过3%,宁波、梁溪等许多城市的投入量也逐年增加,大多以人才资源开发基金形式为人才发展提供保障。基与此,首先要从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人才发展投入不是无效益的、义务『性』的,而是一个投资『性』、开发『性』、生产『性』的行为,通过投资开发可以使人才这一生产要素价值倍增,在使用过程中创造更大的价值。二是人才发展投入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企业的事、社会的事,只有各方面一起努力才能形成合力优势,产生出较好的综合『性』效应。吴城应在国内早日进行投资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生产『性』投资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投资效率。要通过『政府』投入的增加和导向『性』作用,引导社会、单位、个人等主体共同参与人才投资,形成新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从而从总体上提高吴城教育科研等人才发展投入水平,实现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
我再次强调一点:培养人才,教育为本,只有通过不断增加投入,提高人均教育事业支出,才能改变教育投资滞后于经济增长状况,突出人才发展基础『性』优势。应抓住率先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行动契机,进一步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使受高等教育者比例近期内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科学进行教育区域规划,主动放开教育市场,扩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资源向中心城市集中,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积极进行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人才教育模式,大量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综合管理人才、高级技工等吴城经济发展紧缺人才。在扩大与国内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培养mba、it人才范围基础上,积极利用入世开放机遇拓展与国外大学、科研院所的合资合作与交流,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加快稀缺人才培养。继续搞好终生教育,积极营造学习型城市氛围,发挥全社会教育培训服务机构作用,才能快速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创造力的人才。”
这位学者算是说到萧宸的心坎上了,他可以说是华夏目前最重教育的中高层领导干部(一般而言,副厅到副部被看做中高层领导,省部级以上是高级领导,进政治局开始可以算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所以他听张教授一说完,立刻带头鼓掌,书记都鼓掌了,下面其他干部自然不敢怠慢,一个个巴掌拍得比马屁还勤,让那位教授对萧宸更满意了。
掌声小下去以后,萧宸瞥了一眼王文远,王文远自然会意,轻咳一声,把话筒扶正,笑着说:“书记、各位同志,我也讲两句吧……我认为除了刚才前面书记、市长和李教授提到的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