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好这次调研,得出一个正确结论,找到一条理论联系实际的路子,来为我们潇南的三农问题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萧宸点点头:“感谢省委将这次调研的机会给我们朗柳,我们一定会认真考察,认真思考,以理论为指导,联系小岗村以及潇南农村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并尽量思考出一些有利于解决当前三农困局的新路子来。”
彭程笑着站起身:“好,年轻人就是有冲劲,敢闯敢拼,路子都是人走出来的,但我们不能随随便便踏出脚步,勤于思考,善于汲取经验教训――包括别人的和自己的――才能确保一脚踏出的地方不是悬崖峭壁。……好了,时间不早了,明天大家都还有事情,我也不多打扰你休息了。”
“我送您。”萧宸也立刻跟着起身。
“不用,别送。”彭程坚决地道。
萧宸知道他今天肯定不会要自己送,便道:“外边风大,那您自己当心。”
“嗯,你休息吧。”彭程笑着出了门。
等他的背影消失之后,萧宸才想了想,沉『吟』了一下,终于还是出门,走到另一侧,敲了敲王文华支书的房门。
人事调整作为一种组织手段,其产生的轰动效应马上就会过去。就像今年5位省委支书连续调整,虽然是近年来仅见的盛况,现在继续提起的人也已不多。新闻的一个最关键的特点便是时效『性』,时间一过,一切又恢复平静。无论是谁当省委支书,人们不再注目其出身或经历,渐渐地会把目光瞄上他主政后会给当地带来哪些变化。
岳定渊和彭程也一样。当对他们的调整尘埃落定,人们便不再对“你是怎么来的?”感兴趣,而在一边观察一边判断:“你将会干什么?怎么干?”
从这几天媒体对两位新任省委支书的报道中,一个频繁出现的伟人的名字,也许会给人们的判断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主席』!这个潇南最伟大、新中国最伟大的伟人,对两位新任省委支书的影响,无疑具有无法想象的深远。尤其是岳定渊在潇南工作多年,『毛』『主席』在潇南人心中、在全国人民心中地位影响如何,也许比其他人有更深的体会。
这从两人履新前,都要先“拜”『毛』『主席』可见一斑。
彭程开始主政潇南,不能不先“拜”『毛』『主席』。他在干部大会上的表态发言中承诺:“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主席』『主席』提出的‘两个务必’,带头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自觉接受各级党组织和全省干部群众的监督。”从五十年代出生,一步步走上高级领导干部岗位,『主席』思想对其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不言而喻。“听『毛』『主席』的话,跟党走”,应该是烙在这个年纪的许多人灵魂深处无法消除的准则。
而人们记忆犹新的是,1993年5月9日,走马上任潇南省委支书的第二天,岳定渊就急切来到伟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毛』『主席』铜像、故居和纪念馆。在『毛』『主席』铜像前,岳定渊深深敬仰,献上了花篮,向『毛』『主席』铜像三鞠躬。
现在,岳定渊将要离开潇南去岭南,真正成为具有绝对权威的封疆大吏(权谋局委员),也不例外,恭恭敬敬地向『毛』『主席』辞行拜别。他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敬仰之情,仅从他五年半时间24次到伟故就可见一斑。潇南省领导干部大会上,他深情地说,能为『毛』『主席』家乡的发展尽微薄之力感到十分荣幸,更是心存敬畏、心存感激,并以曾在潇南工作而感到自豪。而临别之际,在几个小时后就将赴岭南任省委支书之际,他第25次来伟故,再“拜”『毛』『主席』,瞻仰了『毛』『主席』铜像并敬献花篮。如此安排,却已不仅仅是一个情字可以解释。
他们也许是通过拜见『毛』『主席』,向人民表态:做一个能够站在『毛』『主席』铜像面前无愧于心、对得起赋予他们一省之首权力的人民的省委支书。
这一切,还要看他们的行动。
“换台。”萧宸坐在电视机前,淡淡地说道。
岳小莲有些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不好意思道:“对不起,哥,我以为你喜欢看新闻的。”
萧宸微微笑了笑:“干嘛说对不起?我是喜欢看新闻,只是不喜欢看这则新闻而已。”
“哦……”岳小莲应了,但显然没有明白。
“你的工作问题,我考虑了一段时间。”萧宸沉『吟』了一下道。
岳小莲立刻坐直了身子,等待萧宸的决定。
“你的『性』格不太适合在体制内工作,而且你是学经管的,我建议还是自己开公司好。”萧宸正『色』道。
岳小莲“哦”了一声,点点头:“我听你的。”但又一皱眉:“可是,我没有本钱呀。”
萧宸笑道:“这个问题不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