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39章 调研两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80zw.la
    第039章调研两潇

    为什么呢?萧宸不得不猜测一番。如果乐观的想,那当然是他萧主任现在越来越受中央领导器重,所以走到哪都带上。这在华夏是很常见的情况,要是领导对你不痛快,你还想整天的跟在领导身边?身边的那叫什么?叫亲信,叫心腹啊!殊不知华夏官场上历来有一个要诀“领导身边人,要当领导看”么?总书记和总理在国内视察、调研喜欢带上他萧宸,谁看了都会觉得是总书记和总理在培养他不是?

    但萧宸总觉得还是有些不对劲,要说器重,为啥早不器重,晚不器重,这次自己在东北很是砍了几斧子以后,二位“老总”就器重了呢?

    犹豫了一下,萧宸还是拨通了大伯的电话。确切的说,是打给大伯实际上的机要秘书,政务院副秘书长、政务院办公厅机关党组副书记李又林的,因为大伯今天应该在人民大会堂分别会见哈萨克斯坦国防部长阿尔腾巴耶夫和法国安盛保险集团最高执行委员会主席兼总裁亨利.德卡斯特里,暂时不能确认他现在是不是方便听电话。

    李又林的电话是有设置的,萧宸的号码属于24小时可以打进的一类,很快他便接通了电话,不过声音比较小:“喂?萧宸主任?我是李又林。”

    “嗯,我是萧宸,又林同志,萧总理还在会见外国客人吗?”

    “正在跟法国安盛保险集团最高执行委员会主席兼总裁亨利.德卡斯特里谈欢迎安盛集团等国际金融企业来华发展的事情。”李又林小声回答道。

    “这样啊……”萧宸微微沉yín:“那这样吧,一会儿萧总理得空,你帮我说一句,请他有空打个电话给我,好吧?”

    “好的,萧总理的会晤大概还有四十分钟,一会儿我会向萧总理转达你的意思。”李又林应了下来。

    大约一个小时后,萧宸在办公室里接到大伯的回电:“回京了?有什么事?”

    萧宸听得出,大伯估计还很忙,所以也长话短说,把自己的怀疑问了一问,看大伯知不知道什么内幕。

    “怎么,你也知道怕了?”萧正似乎有些好笑:“放心吧,总书记和总理这么做,是为了保护你,这段时间你低调一点,东北的局势一贯错综复杂,这luàn局你以为你能处理妥当?你接下来这段时间,先老老实实跟总理去中部几省转转,琢磨一下中部崛起的事,东北方面被你一石头砸下去把湖面打出了千层làng,总书记这边本来另有安排,现在这一来,只好顺势提前进行了……总之你别管,这个事中央会解决。”

    萧宸心中一凛,下意识问:“东北要有大动作?”

    萧正沉默了一会,说:“你这一次,简直是当了一回加夫里洛.普林齐普,在黄钢当场发飙,结果王昆就地停了那么大一批人的职,这跟萨拉热窝枪声的效果也差不多了。总书记前几天还跟我开玩笑,说他这下被你bī成威廉二世了,想不打都不行……”

    萧宸这下子明白过来,总书记原本肯定有个通盘规划,不料被自己打luàn了计划,只好提前发动了,那么这样的话,就说明总书记这一次恐怕不是小小的敲打东北官员一番,而很可能是要大换血一次了。

    “……知道了。”萧宸只能这样回答一句,这件事已经不是他能继续chā手的了。

    “还有件事要告诉你,我看了安排,下半年我要就金融和工商的事情出访欧洲四国,你可能会被要求随行。”

    听了这话,萧宸就有些奇怪:“可金融和工商不是我分管的类别。”

    萧正没有多说,只是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萧宸只好闭嘴。

    接下来,也就是萧宸回到京城不到两天之后,又被通知打点行装,陪同总理调研潇北潇南二省。

    就在一个多月前,也就是今年3月的京城,一股chūn风,绽开中部人的笑脸;一阵chūn雷,jīdàng中部人的心扉!

    3月5日,政务院总理文成玺铿锵有力的声音,从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传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这是振奋人心的声音,中部人盼崛起由来已久!多少次机遇擦身而过,沉重的失落感常常萦绕心头。而今,简短的话语,如早chūn惊雷,如旱地甘霖,在中部人心里jī起千层làng。

    这声音如同催征的战鼓,穿越千山万水……

    曾几何时,中部大省潇北背负着“九省通衢”的盛誉,却不得不面临“中部塌陷”、“政策边缘”的尴尬处境。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到80年代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再90年代建设京临唐及渤海三角地带,中部省份都未搭上“政策的快车”。

    从沿海开放,到西部开发,再到东北振兴,得中独厚的潇北一次次与机遇擦肩而过。中部被抛弃?中部被遗忘?中部只是地理意义上的“承东启西”?改革开放20多年,尽管潇北一直没有停止追赶的步伐,但失落、等待、观望,也让中部人失去了许多应该抓住的机遇。

    喊了20多年,盼了20多年,如今,机遇不就摆在中部人面前吗?

    “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

    这是党中央、政务院第一次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为统筹华夏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写进政fǔ工作报告,对中部大省潇北来说,其意义非同寻常。

    商品粮基地、制造业、高新技术,楚地特有的这些响亮“名片”,正是潇北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雄厚资本。

    “中部地区崛起,潇北首当其冲”,江城市市长李贤胜在人大会议上显得格外兴奋。去年“两会”,他提出“江城在哪里”的问题,“语惊四座”,最终促成了一项重大决策的诞生——建设江城经济圈。今年“两会”,他又领衔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江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议案。——此江城非彼江城,这是潇北省会的江城,不是祥林工业产值全省第二的那个江城。

    “继沿海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之后,中部地区协调发展问题必将提升为华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决定性意义的国家战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严云阳代表此次也带来了“关于加快江城城市经济圈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建议”。赴京前,他和他的同事共同完成了一份长达6万字的调查报告,对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论证。这份报告即将提交潇北省及江城市最高决策层。

    有关专家早已指出,面对华夏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世界性产业转移由华夏沿海向内地延伸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部既是东部地区谋求发展的腹地,又是西部地区开放的前沿,占据天时地利优势,完全有可能在东西互动中实现快速发展。

    “中部地区崛起正当其时!谁也没有抛弃我们,除非我们自己丧失jī情与信心!”这是来自潇北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共识。

    摊开华夏地图,潇北坐拥神州中心,其位置之显要一览无余。

    横贯东西的长江,纵穿南北的京穗铁路,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交汇点,构成其他中心城市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肩而立,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声名远播,粮食主产区“喜看稻菽千重làng”,这是许多省份羡慕不已的资源优势。

    但另一方面,潇北又有着比其他地方更多的艰难: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密集,城市化水平低,“三农”问题突出,传统工业改造任务艰巨。

    “近年来中部地区受经济全球化加深、宏观政策取向倾斜以及地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边缘化’特征”,严云阳代表说,“边缘化”突出表现在:制造业衰退,就业萎缩,劳动力大量外流,投资和内需不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等。我们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我们是科教大省但不是科教强省,我们是人才大省但不是人才强省,我们是人口大省但却是财政穷省……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中部塌陷”,不是别人强加于我们的“评价”,而是中部人基于自我反思后对形势的清醒认知。

    有专家学者认为,现在华夏东西、南北发展无法连贯,很大程度在于潇北这一华夏发展的战略大支点不够强,其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作用和“节点”传导效应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从华夏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角度和中部地区发展这一宏观格局出发,通过重点突破、由点及面、不断推进的过程,在现阶段应选择若干基础条件好、区域带动性强的区域重点加以指导和扶持”,严云阳代表建议。

    促进社会和谐,重视发展质量,缩小贫富差距,“均衡”成为华夏发展新的战略关键词。中部地区走出“塌陷”,尽快崛起,这是中部人的心愿,更是时代的呼唤。

    中部地区靠什么崛起?中部地区崛起,“我”该做些什么?

    这是潇北出席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思考的共同话题。

    160多件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80多件提案,力透纸背,代表委员们所谈所思所写,处处离不开发展,声声浸透着责任。民情、民意、民智化作笔底风雷,奏响崛起的号角。

    “面对政策上的弱势,江城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无奈的观望和等待,而是在外界一làng高过一làng的呼吁声中,保持清醒和务实”。李贤胜代表提出,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江城人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强市富民为核心,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亲和力,塑造城市个性魅力,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把江城建设成为华中地区重要的经济、贸易、金融、交通信息、科技教育中心。力争用10年至15年时间,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严云阳代表也认为,中部地区要着力练好内功,理顺体制,打好基础,培育优势,加速转变政fǔ职能,加快培育民间经济主体。“既不要气馁,也不要提不切实际的要求,赶超战略固然yòu人,但经济规律不能违背。”他提出,长江中游地区要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走联合之路,通过分工协作,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群和城市带,共同打造长江中游经济区。

    要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到中部来,就需要中部地区创造性地营造优质的创业环境,把“中部平地”变为“创业金地”。省长陈昌盛为此提出环境创新的新思路: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转变政fǔ调控和监管方式,努力建设法治政fǔ、服务政fǔ、透明政fǔ、诚信政fǔ;着力推进“体制创新、行政提速、信用潇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0zw.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