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5章 再临辽安之高规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终于,**报告吹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新一届政fǔ开始把解决华夏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作为当务之急的重大课题……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东北由于重工业比例大、国有企业比重大,很快在全国轻工业(大部分可以理解为第三产业)、非国有经济飞速发展的态势中落伍。接下来,大批国有企业陷入困境,大批工人下岗。曾经位居全国前列的东北3省工业生产发展缓慢,经济位次不断后移,到1990年,黑龙江、辽宁、吉林第二、第四和第五,经济效益也处于落后地位。这一异常情况引起各方关注,被称为‘东北现象‘。

    大量不良国有资产,因‘不敢、不愿、不想‘处置,无法流动造成流失,成了‘冰棍现象‘;政fǔ、企业急于向上要项目、要贷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项目却‘鞍前落马‘,成了包袱,陷入‘项目怪圈‘难以自拔;‘拨改贷‘、‘贷改投‘、‘债转股‘……,国家没少给政策,改革成本不断增加,却收效甚微。

    萧宸深知,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有20多年比全国平均速度要慢。其中黑龙江人均职工收入,现在居全国第25位,比1978年前的前10名,退后了10多位。有时人均职工收入、人均农民收入不如西藏和新疆。

    至于下岗失业问题,官方公布的数据只有5%以上。但萧宸心里很清楚,实际情况要严重的多。这也被学术界认为是第一次‘东北现象‘。

    2001年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量的进口粮食占领了中国内地市场。面对国际农产品竞争,东北农业又出现了‘新东北现象‘: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东北的yù米、大豆等农产品大量积压,从原来行销全国到难出山海关,逐步丢掉了市场份额。这是中国内地‘入世‘后农业方面遭受的重要打击。此被称为第二个‘东北现象‘。

    严重的是,第二个‘东北现象‘是在第一个‘东北现象‘还没有完全摆脱的情况下出现的,这如同雪上加霜,加重了东北经济的困难。

    两次‘东北现象‘,的确是东北经济发展滞后的缩影。

    症结何在?‘共和国长子‘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困huò中。

    东北已经到了再不振兴就难有出头之日的时候了。

    也就是这时,与东北经济相关的多路调研已经开始;也就在这时,被一些外国媒体称为“改革急先锋”、甚至被戏称为“小掌柜”的萧宸,被赋予重任,肩挑东北振兴大任。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计划,整体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领东北三省,以及财政部、国资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决策。

    萧宸,这个年仅三十一岁,年轻得令人侧目的发改委副主任,东北办主任,能不能挑起这副看起来简直能把一个巨人压垮的重担?

    一亿东北人,默默地看着、期盼着。

    文成玺总理在东北调研期间,国家发改委主任刘锴,财政部部长金仁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志林,国务院副秘书长王广,国资委主任李戎,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任魏群,银监会主席刘青城等都陪同。这说明中央对于实施东北大开发的整体战略性和决心。这一次,文成玺总理先后来到鞍山、本溪、抚顺、辽都等老工业城市,考察了鞍钢等国有大型企业和东软集团等高新技术企业。

    文成玺到东北煤矿井下考察。先后到大庆、哈城、祥林和恒chūn等地,考察了大庆石化公司等11家国有大型企业,并在恒chūn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他指出,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作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

    萧宸知道,现在所进行的调研工作,相当一部分要上交中央作决策参考。

    目前一份涉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整个经济振兴计划正在起草,而萧宸,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执笔”。这其内容相当全面,外界也猜测,这标志着中央可能以“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振兴”为由,启动整个东北经济的全面发展。

    萧宸如今其实已经很贴近高层决策中心,他知道其实中央振兴东北经济的政策由来已久,只不过新一届政fǔ加大了力度。同时,中央也不单纯地谈论和启动东北经济,而是可能在相当的程度上带动中部经济发展。

    东北振兴踏上了用市场机制改造东北的“破冰之旅”。

    人们甚至称这次“振兴东北”行动为第三次“东北现象”。

    辽安省省长侯东往上任伊始便说,东北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带之后的第四个经济三角洲,成为华夏经济第四个增长极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一场酝酿已久的变革再次将东北推向了历史舞台的前面……

    望着车窗外的chūn光,看着两位老人兴奋的样子,或许,chūn天真的来了。

    ……

    国画巍峨,鲜huā吐蕊。大批的记者将镜头对准正在会面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政务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副组长、政务院振兴东北办主任萧宸和华共辽安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文师中,以及同时会面的华共辽安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fǔ省长侯东往。

    省委书记和省长同时与萧宸会面,这对于“明确副部级、享受正部级待遇”的萧宸来说,无疑是超高规格的。但实际上萧宸此来,两个副职职务不是关键,政务院振兴东北办主任这个位置,才是让他得到如此待遇的关键。

    毕竟,政务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是文成玺总理亲自挂帅的;而国家发改委,主任是刘锴同志。

    只有振兴东北办,萧宸就是一把手。

    作为一个单独主持东北振兴的特设单位一把手,萧宸得到辽安省委省政fǔ的高度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更何况萧、侯两家本是姻亲,老一辈之间更是有着数十年的同志情谊,侯东往放下身段来给萧宸捧一个场面,即体现了萧侯两家关系依旧亲密如昔,又让自己得了一份为辽安振兴不惜一切的好名声,岂止是一箭双雕,简直是一石三鸟。

    至于文师中书记,他如今在辽安的压力越来越大,数十年的经营,也扛不住中央的权威,中央如何忍得他一个没有共和国元勋在背后支持的所谓诸侯?他若要在辽安这个封疆大吏上做到退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中央觉得,辽安没了他老文就不行!所以,在东北振兴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之后,文师中必须保持足够的媒体曝光率,保持足够的、驾驭辽安的能力,任何一点不受控制的情况都不能出现,而且此时辽安的发展速度,只能上升,万不能有所下降,甚至连“保持稳定”都不行,只有通过这次振兴东北,快速而稳定得发展起来,文师中这个省委书记才做得牢固,否则,就是万事皆休。

    如此几条加在一起,便有了今天这盛大的一幕。

    “萧主任这番前来,对咱们辽安来说,真是久旱逢甘霖啊。”文师中笑着说道:“萧主任的理论水平,在咱们中央党校的《理论动态》上,我是多次领教了,而从工作经验上来说,萧主任也是从地方一步步做起的,也不必多讲。我一直很想请教萧主任是怎么看待我们辽安,甚至东北的困难情况的。”文师中笑呵呵地向萧宸问道。此时是会见,不是开会,所以文书记说话也显得随意一点。

    萧宸倒是没料到文师中会问得这么直白,想想也就释然,想来文书记最近的日子,过得恐怕的确有点紧了吧。位置不知道稳不稳,**又开始出现,简直是内忧外患了。

    他微笑着,温文尔雅:“总得来看,我觉得主要有五个问题:一是人的问题;二是企业的问题;三是资源枯竭地区的问题;四是金融环境问题和投资环境的问题;五是自然环境问题。”

    文师中充分发挥书记优势,笑了笑,却侧身一指坐在他身边的侯东往,说道:“嗯,萧书记说得极是……咱们省长也曾经跟我提到过这个事情,他认为,目前我们辽安,有八大瓶颈。呵呵,省长,你跟萧书记说说?”

    萧宸一望侯东往,侯东往开朗地笑了笑,点点头,对文书记的暗手不以为意,很自然地说:“那行,我就说说我的一点一得之愚。”

    地方官在京官,尤其是主管这一块的京官面前,纵然地位实际上还高一些,却也非常客气。侯东往见萧宸做了个请的手势,便说道:“第一个瓶颈,是计划体制之痛。有人这样说东北:‘成也计划,败也计划。’东北,与计划经济有着直接的关联。在那个国外封锁、国内百业待举的年代,这种工业组织形式为东北赢得了辉煌。

    但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进程中,浓厚的计划sè彩及其衍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路径,对东北构成了最严重的体制性障碍。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东北国有经济在产品、价格等方面进入了市场。但在深层的产权、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上,却依然留存着浓厚的计划经济特征。所有制结构单一,经济内在活力不足,造成了改革攻坚最大的障碍。

    经过我的一些思考,认为东北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权职责不明。因为大量的东北企业都有沉重的历史负担,比如债务的负担、退休金的负担。但这种负担不属于产权的职责,是传统体制带来的。由于体制性矛盾没有解决,致使东北经济面临着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活力不足、所有制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等实际困难和问题,造成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等一系列表象矛盾。”

    侯东往不愧是侯东往,开的第一刀就是拿体制说事。但这却正对萧宸的胃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