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程序秉公处理就好。
只是……真这么巧吗?
宁卫东越想越觉着这种可能性越大。
否则李为兵和王国强完全没必要这么得罪楚中新。
此时楚中新似乎也想通关窍,开始对王涛进行仔细盘问。
一旁的王雷负责笔录。
王涛胆子很小,低着头问什么答什么,虽然结结巴巴的,却没出明显纰漏。
这让宁卫东更多了几分笃定,刘新文的死还真就不是意外。
只是王宏一个工人,哪来这么大胆子,竟然敢设计杀人!
再则,他哪来的这个能耐?
虽然王宏在车间干了十几年,但他文化水平有限,对机器仅限于操作,一些非常简单的维修。
他在那么复杂的机器上做手脚,还瞒过了刘新文,造成事故,害人性命,不能说全无可能,只能说概率太低了。
偏偏事情还就成了,说明在王宏的背后必定有人帮他。
这个人懂技术,而且相当高明。
原本宁卫东觉着,这件事可能是王京生和刘红娥联手,来了一出‘西门庆杀武大郎’的戏码。
事到如今,情况又有变化。
如果是王京生想弄死刘新文,一定不会用这种手段。
首先,客观条件就不允许,他没有技术,更没人脉。
刘红娥又是女的,在广播站工作,很少下车间。
其次,王京生要弄死人,有不少别的法子。
比如找机会把刘新文灌醉了,大冬天的扔到胡同里,伪装成醉倒,一准能冻死。
这种方法王京生能想出来,也更容易操作。
到时候刘红娥作为家属,稍微配合一下,就是天衣无缝。
完全没必要采取这种更复杂,且容易在厂里引起关注的法子。
宁卫东怀疑,除了王京生,刘红娥很可能还勾连了别的人。
况且他们投机倒把这条线,虽然规模不大,但能从厂子里,神不知鬼不觉把钢材弄出来,仅凭刘新文一个技术员,刘红娥一个广播员,根本不可能。
宁卫东能想到这些,楚中新也想到了。
落实了笔录之后,立即下令抓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