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1章 【势如破竹】,楼烦关,张文远!(二合一大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

    雁门郡,楼烦关。

    战国年间,赵国因提防匈奴南下入侵则在赵国边境修建长城。

    楼烦关此处曾因一名为楼烦的游牧部落长期活跃在此地而闻名。

    后赵武灵王在此处建立关隘,抵御匈奴,因此命名楼烦关。

    从战国,至初汉,雁门郡一直都是草原游牧民族于大汉必争之地。

    特别是刘邦立汉定都长安之后,雁门郡的位置便越发的重要。

    雁门失守则太原必破,太原失陷则长安面临威胁。

    从赵武灵王时期建立长城,到秦始皇一统六国,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驱匈奴建立长城,再到汉初白登山之围四十万匈奴南下。

    元帝时期的昭君出塞。

    两汉四百年,无数汉家儿郎血洒雁门。

    永寿二年,七月,檀石槐率领七八千骑南下掠夺雁门,云中两郡,烧杀抢掠无数。

    延熹元年,延熹二年,延熹六年,檀石槐多次进犯雁门,意图从雁门郡南下至太原,虽然没有成功,但却杀死无数雁门郡以及周边郡县百姓,掠夺牲畜人口无数。

    延熹九年(166年)夏天。

    这一年是檀石槐第一次组织大部分的鲜卑部落一同进犯大汉。

    也是声势最为浩大的第一次。

    几万鲜卑骑兵,从幽州,并州九个郡县同时发动进攻。

    于是朝廷派张奂进攻鲜卑,鲜卑人这才出边塞离去。

    此一战过后,檀石槐在鲜卑声望暴增,成为各个部落都承认的鲜卑大单于。

    从此便开始了长达近二十年的对边境的掠夺侵略。

    建宁元年之后,刘宏继位,面对鲜卑日益侵犯大汉边境,刘宏也没有办法。

    在熹平七年,刘宏派遣了三万骑兵,意图击溃鲜卑。

    然而,这一战却以大汉惨败而结束。

    三万骑兵,归来者只有十之一二。

    此后数年,鲜卑的进犯日益增加,但朝廷却没有半点办法。

    ............

    年久失修有些破旧的楼烦关城头斑驳。

    近距观看,甚至还能看到一些卡在城墙裂缝当中的骨头箭头制成的箭矢。

    位于两山山梁之上最高点的楼烦关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黄色土墙一样,格挡在高山之上的路中间。

    斑驳的岁月痕迹遍布着城墙墙面的每一寸。

    城垛上随处可见已经抹不去的黑褐色。

    一名名身材干瘦的士兵站在城垛后,看着远处山下两侧。

    敞开的关门时不时的还有驱赶羊群进出的百姓,衣着褴褛面带菜色。

    比起太原郡,雁门郡更加苦寒。

    且经常还要面对异族的侵略。

    所以比起太原郡,雁门郡的人口更少,更加的贫穷。

    此时,城头上,一名身着古旧铁甲,腰间还悬挂着一柄宝剑的青年正带着四名士兵走上楼烦关的城头。

    见到青年,士兵们都立马站直了身体。

    青年身材魁梧,面带刚毅,虽然年龄看起来并不大, 甚至不满二十。

    但表情却极其的沉稳。

    就连那些年纪大的士兵见到青年之后都不敢有丝毫的轻视。

    青年带着士兵在关隘的城头上巡视。

    检查箭矢,滚木,礌石等守关必备的器械。

    在检查一番之后并无不妥,青年脸上的表情这才略有放松。

    “将军,关内粮草不多了,士兵们现在一日一餐,还只有稀粥。”

    “在这样下去,怕是一日一顿也坚持不了几日了。”

    正当青年准备走下关头的时候,身后的副将上前了小半步后说道。

    青年闻言微微皱眉,然后扭头看向身后的副将。

    “太守大人还没有送来粮草?”青年皱眉问道。

    副将犹豫了一下之后小声说道:“前几天的时候送来了五千石粮草,只不过都被王校尉扣下了大半。”

    “扣下了?”青年皱眉。

    副将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王校尉道,说是留着准备战时紧急备用。”

    “胡闹!”

    青年一声厉喝道:“若平日都吃不上,还留到什么战时。”

    说着青年一甩衣袖,便要朝着城下走去。

    “将军......”

    身后的副将连忙阻拦:“将军不可.....”

    青年被拉住,神情越发的难看的说道:“每次粮草运送,那王悍都要扣下大半,真以为我不知道他的那些勾当。”

    “这几年他在楼烦关担任校尉,家中置办田地的那些钱财,还有置办府宅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